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集锦 >> 统战知识 >> 内容

选调驻村记:一口“村边池” 一扇“民情窗”

发布日期:2023-05-23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

       村部后面有一口小池塘,占地一两千平方米,水深一米左右。去年秋末入村与它“初次见面”,到今,新见其夏天的模样:微风轻拂池边白杨,绿叶婆娑,江淮官话岸边回响,人声悦耳。在办公室里抬头远望即可观得池边美景,到办公室外驻足交谈便可察得民情秋毫。不禁感叹:一口村边池,是周边村民们的惠民便民地,也是基层工作者们的知民为民窗。
  池中“流”的是“惠民水”:能搓衣,可洗菜,映出一片田园风情。
  一块扁平石头,一把木质棒槌,“哐哐哐”,是穿着胶鞋弯着腰的老奶奶在池边洗衣;一个竹编篮,几把深野小蒜,“哗哗哗”,是山上劳作归来的大妈们在池边荡野菜;一支长鱼竿,一条小板凳,“嘘……”,是装备齐全兴致满满的大爷在池边钓鱼。池边青树翠蔓,白墙青瓦房屋林立,池内水尤清冽,清风徐来泛起涟漪。据村里人介绍说,多年以前,这还是一口野塘,荆棘遍布,杂草丛生,塘边难有下脚之地。美丽乡村点打造建设以后,池边修建临水台阶,坡上铺设塘岸草坪,清淤疏水,绿化改造,小池塘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水声潺潺,涌的是源头活水,笑语盈盈,展的是怡然自乐。要想长流一池“惠民水”,对广大基层干部而言就要认真回应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落实好人居环境整治、为群众办实事等各项惠民举措,如此才能环境舒心,村民暖心,干部放心,共享美好田园风情。
  池边“搭”的是“便民台”:促方便,助交流,展现一片乡村实情。
  “有这塘在方便多了,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来这洗衣服,在塘里洗能摆的开还有人说话”“山上的野蒜长得壮,我就是在那挖的,快拿几把小蒜回去吃呦”“我们村环境好啊,你看看,山清水秀的,空气也好,就是没什么年轻人在家。”池边忙活着的村民们一边说着一边笑。“水清,方便”是端盆拎篮、搓衣洗菜的村民们对这口小池塘的赞美,“有事干,能拉呱”是大叔大婶们在安逸闲适的乡村生活中给自己找的乐子。未曾在池塘边和村民们聊天时,我将乡村展现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笼统地归因于“乡村就是这样的”这句简单的概括,却未深入探究“为什么是这样的”那些背后的动因和选择。驻足听其聊天,知其想法,才在农户角度看到了其所思所虑。因此,要想搭好一张“便民台”,对广大基层干部而言,需要消解“想当然”的观点深入一线进行调研分析,深挖群众生产生活特点,细察群众百态心声,如此才能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获取点滴乡村实情。
  池外“载”的是“为民心”:听民声,集民意,挥洒一片奉献热情。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老母亲年纪大了就回来了,能照顾到她”“我们这儿土地石头多,环境限制了地上的发展呐”“年轻人来好啊,帮助我们村好好发展。”村民们自然朴实的话语里对应着的正是乡村振兴进程里国家重视的、百姓关心的养老体系建设、产业发展、人才振兴等热点话题,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新篇章的谱写也正凝聚着一批又一批在乡村一线激荡青春的青年们的努力。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要想守好一颗“为民心”,对广大基层干部而言,尤其是青年干部,就要用好农村大舞台、基层大课堂以及农民好老师这些广阔资源,勇于站到舞台中央发挥才干、善于利用基层课堂提高本领、勤于面向农民老师汲取智慧,稳住向下扎的根,强劲向上冲的力,如此才能做好和美乡村的服务者和建设者,发扬无私奉献热情。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