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领域工作 >> 侨务工作 >> 内容

钟楼经济开发区: 打造“凝新•海创街”聚力服务新侨人士

发布日期:2022-04-19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

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产业创新资源富集、创业服务完善,有着较为丰富的侨界资源,共有涉侨企业50家,在园区及周边辐射范围内工作、生活的华人华侨有135人、归侨侨眷25人、归国留学生80人。在钟楼区委统战部的支持下,钟楼开发区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服务、积极引导”的方针,以留学归国“双创”基地为主,以园区企业、科技街及其他区域的其他类别的涉侨企业为辅,于2018年6月在开发区内打造了“凝新•海创街”新侨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11月创成省级“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凝新•海创街”积极探索侨务工作与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紧扣“服务众创空间打造、助力创新驱动发展”主题,为新侨人士、留学归国人才提供办公工位、创业茶吧、路演活动室、党建会议室、空中花园及文化长廊,打造开放、集成服务的共享空间。重视关注侨的资源,每年开展侨情普查,走访重点侨企和侨界代表人士,充分发掘侨务资源,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对外交流中,注重发挥侨的推动作用。加强联络联谊交友,建立海外留学生联谊会,推荐参加区侨联、新联会、青联会等,组织开展富有侨界特色的活动,加强侨界人士思想引领,帮助归侨和海归人才解难题聚力量,推进创新创业。依法维护侨界权益,举办归侨代表座谈会,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等侨务法规政策,调研政策落实情况,做实为侨服务工作。

双创要素集聚   双创链条完善

目前,“凝新•海创街”所在园区已经建成各级各类载体13个,主要包括两个国家级孵化器、三个省级众创空间、两个市级孵化器、一个市级众创空间,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创新创业链条。产业集聚强。园区已经集聚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相关企业175家,吸引从业人员1200余人。百度(常州)创新中心、腾讯云常州基地、云部落、艾创网络、云计算、云之端网络、非常云、神州网云等一批重点企业入驻园区。“凝新•海创街”精心做好全方位服务,全面落实各项创新创业政策,孵化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常州加美科技有限公司、精瑞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常州蓝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普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人才集聚优。园区已累计引进165名领军人才,其中龙城英才161名,钟楼开发区自主培育省双创21名。其中,凝新•海创街汇聚了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寅、常州正选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秀东、常州精瑞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留存等一批新侨人士及留学归国人才。

凝聚人文关怀   落实服务政策

提供政策保障。钟楼区、钟楼经济开发区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创新创业、促进众创空间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钟楼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入驻条件及扶持办法》等政策,为优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发展环境提供政策保障。丰富活动形式。组建了高水平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定期组织开展创业周五、创新沙拉、路演学院、技术交流培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了一批知名活动品牌,树立了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创新营运模式。“凝新•海创街”成立初期即与常州COM中心签订了服务合作协议。COM中心作为常州首个外籍人士服务中心(COM中心)落户在钟楼开发区,运营凝新海创街的日常工作,针对有创业需要的境外人士提供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同步提供外资中小企业创业和运营配套服务。

打造品牌阵地   搭建展示平台

作为钟楼开发区新侨人士服务品牌阵地,“凝新•海创街”积极搭建各类展示平台,帮助华人华侨和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成果展示、市场推广。积极为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孵化器和企业搭建对接洽谈平台,展示海归人才的创新创业成果。COM中心努力对接各种资源,解决境外人士在常州的生活需求,并开展各类社交活动和公益慈善活动,举办派对、沙龙、野餐会等,丰富外籍人士业余生活。COM中心目前已为百余位外籍人士进行了服务,成功服务率达到80%,并着力打造在设计规划、用户体验、 空间运营上创新的联合办公空间,既考虑国内工作环境,又结合国外工作习惯,将外资初创型企业、中小企业、跨国项目联合到一起,节约企业投资成本,节省时间成本,形成会员间互动、协作的工作社区,提供路演展示、促进业务交流、创造更多商机。

“凝新•海创街”是新侨人才聚集度高、创新创业成效好、持续发展潜力足的优质平台,是统战侨务部门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团结凝聚新侨人才的重要载体。为聚集新侨人才,凝聚侨智侨力,充分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发挥了作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