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心、支持、服务企业家政策研究推进专班工作简报第13期
发布日期:2020-11-30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工作动态】
我市召开民营经济统战工作
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
11月20日下午,全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在市行政中心召开。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韩九云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一波出席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具体要求,市委决定,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建立全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的分析研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韩九云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交织激荡的重要关口,进一步加强党对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均明确提出,各级党委要依托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部署、统筹推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这其中最关键的抓手,就是建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深刻认识协调机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着力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的现实需要,团结我市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韩九云强调,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合力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在支持企业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教育引导企业家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拿出更实举措,不断增进民营经济人士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共识。
韩九云要求,要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有力有序常态长效开展工作,加快完善相关制度、有效提升服务效能、全面落实工作责任,以实干实绩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五大明星城”建设,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梁一波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全省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审议了《全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实施办法(讨论稿)》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供稿单位:市委统战部)
着力打造常州市民营经济人士之家
我市“商会之家”“商会党建教育基地”揭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全省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关心、支持、服务企业家政策研究推进专班”工作,着力打造常州市民营经济人士之家,11月5日上午,市工商联举行“商会之家”“商会党建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许仲梓,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韩九云,市政协副主席赵正斌等领导出席活动。
“商会之家”“商会党建教育基地”位于公园大厦北楼23楼,与直属商会集中办公区相邻,集展示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成就、工商联(商会组织)履职成果、商会党建教育引领、会员企业交流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基地展陈面积近千平方米,综合运用图文、影像、实物等方式,分“序厅” “改革创制 岁序更新” “履职撷英 砥砺前行” “民营经济 蓬勃发展”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等五个篇章进行展示。基地还设立了党建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和会客室,为广大商会组织和民营企业家提供了学习交流、互动提升的平台。
市工商联将通过全面加强“商会之家”“商会党建教育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真正发挥“常州市民营经济人士之家”的作用,着力打造成为爱国统一战线的教育基地、商会党建“两个覆盖”的实践平台、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展示窗口,努力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查艳主持揭牌仪式,市工商联主席陆强作基地建设情况介绍并带领与会人员现场参观。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章卫忠、市工商联驻会领导班子成员、企业家副主席代表,部分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直属商会会长、商会党支部书记,各辖市区工商联主要领导,以及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有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等参加活动。
为积极营造更优营商环境,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家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医疗保健服务,揭牌仪式上还举行了常州市民营企业家健康医疗绿通服务启动仪式。(供稿单位:市工商联)
【经验做法】
市委统战部多措并举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常州市委统战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积极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有效地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培养“四新四有”新常商
用思想引领凝聚政治共识。坚持把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依托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等主题教育基地,组织各类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
用“红色引擎”促进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党组织设立统战工作机构或统战委员,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活力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形成党建引领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用先进典型激发创业热情。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选树示范典型,多渠道宣传民营企业家“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典型事迹,讲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常商故事”, 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保持奋斗恒心,激发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热情。
用光彩品牌践行社会责任。打造“常州光彩”品牌,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致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口支援、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关爱员工、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全市百万以上光彩基金总数达355个,其中千万以上63个,协议资金总额达15.95亿元,累计投入使用10.34亿元。
二、畅通政企沟通协商,提升服务民营企业能力
以机制规范行为。牢固树立“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的理念,严格落实《常州市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列出政商交往正负面四张清单共计32条,规范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的交往交流行为。
以机制破解难题。完善民营经济人士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健全党委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向企业家问计求策机制,开展涉企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及时回应民营经济人士关切,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近三个月共计受理各类问题4000余个。
以机制完善政策。建立涉企政策后评价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政策,动态服务企业发展。建立涉企政策信息集中公开和推送制度,充分利用政企通、重点企业服务群等平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政策宣传解读体系。
三、强化服务载体建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1+N”形成工作合力。深化各涉企部门间联系合作,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平台、常州新商e服务平台等,打造“1(工商联)+N(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合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用“创新+资本”推动转型升级。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用好资本市场,走“创新+资本”双轮驱动发展道路,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更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行政考核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以民营企业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实时发布各辖市区、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估报告,扩大评估参与面和结果的正向运用,打造一流民营经济营商环境。
四、大力推动改革创新,更好发挥工商联和商会作用
扩大商会“朋友圈”。根据全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组建高新技术与战略新兴产业商会。畅通商会间沟通渠道,搭建商会合作平台,促进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市场、企业与各类商会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和支持。
扩大商会“服务圈”。推动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市场、企业与各类商会组织间的联系合作,引导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帮助商会更好承接公共服务、参与社会服务。
扩大商会“辐射圈”。发挥商会以商引商优势,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工商领域社会团体及商会组织的交流合作,推动海外常州商会建设,不断拓展常州对外经济交往空间。(供稿单位:市委统战部)
【一句话信息】
市税务局在全市范围内全面上线“e路税风”征纳沟通平台,运行3个月来,已有14.3万户纳税人加入平台,为纳税人累计提供咨询服务20余万次,服务纳税人近5.6万户,获得了纳税人的好评,为全市企业发展营造了更好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供稿单位:市税务局)
常州市市场管理局全力推进“企业开办专区”,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不断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1-8月,常州市“企业开办2个工作日完成”达标率99.2%,企业开办平均用时1.53个工作日,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3.65万户,注册资本(金)22753.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7%、13.90%。(供稿单位:常州市市场监管局)
近日,市委市政府公布“2017-2019年度市劳动模范”表彰名单,市工商联7位常执委企业家获此殊荣。他们是江苏洛凯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谈行、江苏鑫和泰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石剑舫、江苏九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刘灿放、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姜汉军、常州涵黛服饰有限公司朱红青、常州嘉宝服饰有限公司沈小利、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钱晓春。(供稿单位: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