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商贾世家 从政报国
发布日期:2020-08-12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为人,应是一种超然洒脱、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做人,就是卑微时豁达大度,显赫时不骄不躁。出身名门的唐英年予人一种大气、从容的感觉。在他看来,人一生,就要学会尊重生命、多思慎言、与人为善、还要学会谦虚平和、淡泊豁达、心胸宽广。
唐英年现任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香港友好协进会会长、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他是香港杰出的工业家,在1995至2001年间出任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并曾任香港总商会理事会委员。他亦曾参与多个政府委员会及公共机构的工作,包括香港贸易发展局、城市规划委员会、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及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等,于2007年至2011年获委任为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之前曾出任财政司司长及工商及科技局局长。1991年获太平绅士称号,199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选为明日全球领袖,2000年获金紫荆星章,2009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
在不同的社团活动中,你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忙碌中有条不紊,浑身上下透着儒雅气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是斯文有礼,答问自如,极有耐心。在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同事的眼中,唐英年严谨中带着细致,格调中带着品味,哪怕是大家聚在咖啡间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商谈工作,都不闷场;他还会把家中好吃的小吃和水果拿来与同事分享;而当圆满完成一项活动,他也会开一瓶喜欢喝的红酒,与同事们一道分享,举杯庆功……在唐英年看来,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繁华与落寞不过是过眼烟云。而陪伴人们一生、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只有心情,如同呼吸,伴随一生的心情是自己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
家世显赫 承继父业
唐英年出生于纺织世家,祖籍江苏无锡。唐氏祖先唐荆川为明朝一代儒将,其墓位于常州荆川公园;其祖父唐君远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是一位红色资本家。
上个世纪30年代后期,唐君远家族的毛纺厂当时几乎垄断了无锡的毛纺织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其父唐翔千移居到香港,继续经营其家族的纺织业。1952年,唐英年在香港出生。1975年,他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完成学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76年返回香港,在父亲先期开办的半岛针织厂工作,协助父亲打理家族生意。
父亲唐翔千一生致力于实业报国,教育兴邦,慈善助民,贡献卓著,对唐英年产生了深远影响。2018年4月11日,唐英年在无锡为刚刚去世的父亲举办追思会,他含着热泪致谢词时称赞说,父亲唐翔千爱国至诚,爱港至深,爱乡至切,是香港爱国人士中的杰出代表,他面对事业困境,勇于拼搏,锲而不舍,终至成功的传奇奋斗人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型写照;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无私奉献,是服务社会的一代楷模;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融为一体,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格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我们要秉承父辈的报国之志,共同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新篇章。
在父亲的针织厂,他从最基层做起,一步一步学着管理企业。随着半岛针织厂公司化的变革,他出任半岛针织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美维科技集团主席;还担任香港羊毛化纤针织业厂商会主席,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劳工顾问委员会委员、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1991年被委任为立法局议员,加入启联资源中心。
弃商从政 迎接挑战
唐英年曾参与多个政府委员会及公共机构的工作,如他被委任为香港特区政府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期间,曾参与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洽谈和执行签订,还负责处理与信息科技、广电服务、创新及科技、对外贸易关系、工商业支持、外来投资有关的政策事宜。
众所周知的是唐英年曾是香港特区第四届特别行政长官参选人,从正式宣布参选的那天起,他竭尽全力,希望用自己的全身心精力为香港未来发展前景出力,而世事难料,正当他踌躇满志地争取选举期间,变故突如其来。随后,他选择在其他平台和领域继续发力,为服务香港不辞劳苦、不断发挥作用。
坐落维港海旁的西九文化区集艺术、教育及公共空间于一身,是香港一个崭新且充满活力的文化艺术区,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身为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深感责任重大,特别是政府对这块象征着香港文化创意的园区寄以厚望,他深感任重道远。
唐英年介绍说,董事局就不同范畴成立多个专责委员会,由不同行业的专家和代表组成,成员在文化艺术、建筑、城市规划、工程、商业及金融、法律和地区服务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负责就特定范畴向董事局提出建议、协助董事局履行法定职责及监督西九文化区的发展过程,除此之外,还成立了咨询会,收集公众对于管理局职能相关的意见。
作为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发展的重点项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预计于2022年启用,将会是一所中华文化艺术的专题博物馆,全面展示故宫博物院的珍藏。博物馆将设有约7,6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轮流展出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等精选的故宫艺术藏品。凭着香港广泛的国际联系、优秀的专业人才,可以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故宫文化走向世界,助力西九文化区以至香港发展成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元素相融合的世界级文化枢纽。
2018年6月13日,唐英年担任香港友好协进会会长,挑起重任,带领香港的政界社团为香港贡献心力,保驾护航。他在就职演说中表示,香港与内地的接触最为密切,而两地在接触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与摩擦。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应该在与国家越走越近的同时,仍然保持“一国两制”完整性,这是香港人的使命。香港友好协进会也将秉承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神,把会务工作越做越好。
凝聚乡情 联通苏港
2015年5月,香港江苏社团总会成立,这是由江苏籍乡亲与关心江苏发展的朋友组成的社团组织,会员逾万人,涵盖了江苏省13个市在港共50多个社团属会及公司会员。唐英年出任会长,他称这是一个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致力维护香港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并积极参与香港社会事务,推动香港与江苏两地交流合作的爱国爱港爱乡的社团组织。他希望进一步团结及增强江苏在香港社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推动两地的贸易、人文等方面的交流。
总会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社会事务、经贸文化、青年教育、关爱康乐、慈善公益、专业服务等六个方面全方位展开工作,各项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有声有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特别是2017年9月总会永久会所启用以来,已成为江苏在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组织了“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苏港澳台中学生走进香港”、江苏“大运河之旅”游学团等活动;先后举办了“孙晓云书法香港特展”“宜兴紫砂文化展”“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还有徐州香包、南通木雕、苏州刺绣、南京云锦、常州乱针绣民间手工艺等非遗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
2018年4月20日,一场期待已久、筹备多时的“水韵江苏 相约香港”活动揭开序幕。一连三天在维多利亚公园举办的“江苏文化嘉年华”精彩纷呈,内容丰富,包括有江苏美食、“老字号”特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特色文艺演出和特色旅游资源等,香港市民争相走告,前来分享这场全新风貌的江苏文化飨宴!
唐英年在记者会上表示:“借着嘉年华活动,在香港推广江苏美食、老字号、非遗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让广大香港市民与我们一起分享家乡的文化盛宴,从而进一步了解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透过活动凝聚更多乡亲,扩大江苏在港的影响力;让大家从文化的舞台了解家乡一日千里的发展,激发对家乡的情怀,加深一份爱国、爱港、爱乡的热诚,为香港注入正能量。”
“江苏文化嘉年华”活动由江苏省人民政府、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和江苏旅港同乡联合会共同主办,不仅是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和支持的一场对于香港市民来说意义非凡的盛宴,也是江苏籍乡亲在香港齐心合力举办的一场盛事,江苏省省长吴政隆亲自率团来到现场为活动打气。
唐英年坦言,多年来,旅居香港的苏籍人士,一直在各行各业发挥所长,对香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各个在港的江苏社团致力团结江苏籍乡亲,秉承“爱国、爱港、爱乡”宗旨,凝聚乡亲力量,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促进苏港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贡献良多。江苏地灵人杰,良才辈出,经济实力雄厚。香港“江苏文化嘉年华”活动,就是两地文化共融的极佳交流方式。
情系故土 造福桑梓
和许多无锡望族子弟一样,生于他乡、求学他乡的唐英年从未忘记自己是无锡人,对于家乡无锡,他的认同感特别强烈,履历表上始终填写着“祖籍江苏无锡”。
在唐英年自幼的记忆中,唐氏家族有着自己的经商理念,这个理念就是“爱国重教、产业报国”。“情系故乡、造福桑梓”更是矢志不忘的情怀,在创办实业的同时,唐家一直关心和支持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始自1987年的“唐君远奖学金”迄今已30余年,由唐英年的祖父唐君远在大同中学创立,1992年经过唐英年父亲唐翔千和唐氏家族共同努力,发展为“唐氏教育基金会”,1999年定名为“上海唐氏教育基金会”。2005年3月,更名为“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
2013年10月,唐英年接替父亲唐翔千任“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从唐君远到唐翔千,再到唐英年,三代唐家带头人及家族成员,心系国家民族命运,倾情教育、奉献社会,也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肯定。
唐英年表示,最近几年他每年都会回内地,只要有机会,都会到江苏、上海各地学校走访,因为“只有近距离接触学生和教师,才能切实了解师生的需要,把捐赠资金落实得更到位。”
唐英年回忆说,30多年前根据祖父的意愿,父亲及其亲属一致同意用给祖父祝寿的一万元,在大同中学设立奖学金后又设立奖教金。后来规模逐步扩大,从一所扩大到几所,又扩大到10多所,从中学扩大到大学,从上海扩大到家乡无锡和祖籍常州。这几十年来,基金会不忘初心,砥砺向前,对教育资助的力度不断加强,资助的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自身建设和发展也有了提升。
他回顾30多年来基金会走过的每一段历程,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来之不易的,“爱国重教”是基金会永久不变的宗旨,也是深深地根植于唐家体内的基因,艰苦创业、取之社会、回馈社会也是家传的传统,这种思想和传统代代相传也深深感染着后辈。
迄今为止,基金会在62所学校和单位设立过奖项,奖励优秀大、中学生以及困难学生6万多人次,奖励教师8千多人士,各种资助项目100多项,奖励资助款项总共2.5亿元人民币,对教育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
(原文刊载于华人时刊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