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观点】甄贞:新时代无党派人士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日期:2018-04-20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近日,中央统战部组织召开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多党合作理论研讨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分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无党派人士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发言。“统战新语”将陆续刊发相关文章,让我们在纪念和传承中共同展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4日重要讲话中,对新型政党制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对弘扬“五一口号”积淀的优良传统提出殷切期望。“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开端,无党派人士在各个历史时期,为这项制度的诞生、实践和发展作出重要政治贡献。重温“五一口号”,就是要求无党派人士不忘多党合作制度建立之初心,更加重视统一战线在凝聚人心、实现最广泛人民民主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在帮助推进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实施等方面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无党派人士与新型政党制度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项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作用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共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始于抗战初期,结成并肩战斗、相互支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真正上升到政权合作层面、并确立中共在其中的领导地位,则始于1948年中共“五一口号”发布以后。 当时,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各界人士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并以积极行动投身于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人民政府组建及新中国建设之中,在此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无党派人士就是最早、最积极参与中共民主联合政权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与“五一口号”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密切联系。
无党派人士为“三三制”时期中共民主联合政权的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通过“三三制”政权合作的形式,建立了民主联合政权的雏形。无党派人士在这一探索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因根据地其他党派成员并不多,“三分之二的党外分子”中便主要是无党派人士,他们广泛分布于抗日根据地参议会与政府中,并担任重要职务。另一方面,无党派人士有职有权、在政权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根据地的各项方针政策等重大议题提交政务会议讨论前,必须报党外副主席同意。他们还积极发挥民主协商作用,如李鼎铭等参议员提出的“精兵简政”提案就被确定为1942年全党全军的中心工作之一,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三三制”经过多年实践,其中关于坚持中共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民主协商、民主监督作用的深入探索,无疑为中共发布“五一口号”、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制度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
无党派人士在“五一口号”发布前后始终保持对中共的坚定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时期,“三三制”在各解放区政权中继续贯彻执行,无党派人士继续坚定地站在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阵营。早在1946年国民党主持的旧政协会议中,郭沫若、李烛尘等无党派人士就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1948年“五一口号”发布后,5月5日,郭沫若与其他11位民主人士第一时间联名响应中共号召。6月4日,在香港的125位无党派人士联名发表声明,称中共是“人民的政党”,在用“民主的方式同全国所有民主势力的代表平等商谈国家大事。” 1949年1月22日,包括郭沫若、符定一等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到达解放区的55名民主人士,联名发表了《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在这份历史性的联合宣言中,第一次主动、公开提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回顾历史,无党派人士可以说是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一批拥护和支持中共领导,坚决摒弃“中间路线”的政治性力量之一,其鲜明的政治主张深刻影响着一大批民主人士。
无党派人士在参与构建政治协商制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筹备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预备会议召开时,无党派人士被确定为筹备单位之一,且代表人数仅次于中共、民革和民盟,在新政协筹备会6个筹备小组中均有参加。 二是作为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重要成员单位参会。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中代表人数位列第五, 且4人进入大会主席团,3人任主席团常委并担任大会执行主席。从代表的人数和所任职务来看,居于十分重要地位。三是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采纳了无党派人士张奚若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建议,徐悲鸿等关于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的建议,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国旗方案等,充分彰显了“五一口号”提倡的各党派团体以协商方式确定国家重大问题的价值追求。郭沫若作为无党派人士首席代表人物,在大会上作发言,表达了无党派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和追求,对其所代表和联系的人民群众产生了广泛政治影响。
重温“五一口号”对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深刻意义
“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开端,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历史实践表明,凡是响应“五一口号”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大都成为了中国的参政党和参政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与中共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70周年之际,重温“五一口号”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重温“五一口号”是为了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从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来看,其内涵为“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既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而是作为中共的亲密友党参政,在中共的领导下,帮助中共执好政、掌好权。从参政的方式来看,主要是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就国家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充分、广泛的民主讨论,努力形成共识。这种以广泛协商为特征的新型政党模式,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旨在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又有深厚的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根基,强调决策过程中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以及决策效力上的“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是理性民主的典型范式。这一新型政党模式,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也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更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增强团结凝聚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共领导广大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的产物,同时也是包括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广大党外人士作出的历史抉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之际,广大无党派人士更应“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同行”,与中共一起将这项制度坚持、发展、完善好。
重温“五一口号”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政协是“五一口号”最重要、最直接的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得以保留,继续作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发挥作用。回顾政协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不同历史阶段的征程,其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通过广泛协商实现最广泛人民民主的功能日益凸显:政协可以实现参与国家治理的主体多元化,促进形成不同政治力量的民主联合;政协涵盖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和各阶层的人士,在人员组成上以界别、群体、阶层为特征,可以实现不同群体意志的民主表达;政协因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位置超脱的特点,虽然不能立法,但可以立言、立论,为国家民主治理提供最大程度、最为广泛的智力支持;政协可以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包括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对中共的监督及政协委员通过政协组织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两个维度,成为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体现人民主权思想的有效渠道。自政协诞生以来,无党派人士就始终是政协的一个重要界别,广大无党派人士通过积极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为政协协商民主作用的发挥提供重要助力。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就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加强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出台专门文件,并将政协制度上升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今后无论从协商的领域和内容,还是协商的程序和机制保障上,政协工作都将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和更为广阔的前景。广大无党派人士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继续将政协作为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平台,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事业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重温“五一口号”是为了坚持和完善统一战线工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画出最大同心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是中共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五一口号”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胜利果实。坚持和完善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要以史为鉴,老一辈中共和民主人士在极端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形势下,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人民民主政权实现的伟大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要认真学习、总结经验、汲取智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不同阶层或群体的政治诉求和利益诉求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特征,同时,不同群体在维护祖国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根本问题上又呈现出高度一致性,这是由社会阶层多样化带来利益结构多样化、在根本利益上又基本趋同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因此,要准确把握好多样性和一致性之间的关系,党外人士要有承认并包容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多样性、并对可能引发尖锐矛盾的多样性有所认清和掌控的能力,更要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定力,紧紧围绕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广泛地挖掘调动自身及其他社会力量,最广泛团结一切力量。
无党派人士努力在新时代为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无党派人士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郭沫若、马寅初、张奚若、缪云台、梁漱溟、程思远、巴金、阿沛·阿旺晋美、袁隆平等人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以无党派人士这一特殊的政治身份,置身普通群众之中,受到所联系群众的认同和接受,在各自领域团结一大批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无党派人士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无党派人士的绝对数量在增加。无党派人士的主体是知识分子,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数量在不断增加,无党派人士作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的社会基础也更为广泛。二是无党派人士的思想政治共识更为巩固。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和重要部署,进一步凸显了无党派人士及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和政治地位,得到无党派人士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三是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新的历史阶段,无党派人士积极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问题,依托专业领域优势,积极建言献策,特别是在服务脱贫攻坚方面亮点频出,为党和国家决策施行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帮助。
新时代无党派人士要传承“五一口号”所凝聚的光荣传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积极地投身于党和国家建设各领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高度重视无党派人士自身的重要政治作用,增强政治使命感。无党派人士虽然无党无派,但始终有坚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共都高度重视无党派人士,将无党派人士工作纳入到中国特色政党体制框架之内。周恩来曾谈到,“无党派民主人士在形式上虽没有结成党派,但实质上是有党派性”,“其实是没有党派组织的有党派性的民主人士”。结合70年的发展历程,当时的这些论述如今有了更为现实的政治意义。其意义就在于向世界宣告,在中国即使不组建新的政党,也同样可以制度化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治理进程中去。这在世界政党史上是历史性独创,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广大无党派人士应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
将“四个自信”作为无党派人士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指南。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正确的,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这是包括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初心”。“四个自信”不仅是中共中央对全体党员的政治要求,同时也应该成为广大无党派人士必须秉承的政治自觉。
要积极参加政党协商并发挥建设性作用。无党派人士参加我国政党协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规定无党派人士同民主党派一样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基本职能。无党派人士参与政党协商,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协商内容的政治性,即协商是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方针、事务进行政治性沟通;二是协商责任的不可推卸性,无党派人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力量,参与政党协商是其应尽职责。无党派人士没有自身组织、办事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应在统战部门牵头协调下,充分依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言献策小组、考察团、院士专家服务团等有效工作载体,加强交流研讨,发挥群体作用,投身各项具体协商事务。无党派人士参与政党协商,应发扬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在参与政党协商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充分发挥中共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政党协商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将加强协商能力建设作为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协商民主注重实效性,协商主体既要有协商的愿望,还必须有相应的协商能力。协商能力不同于无党派人士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发挥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一种能够真实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并通过这些意见和诉求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民主党派提出“五个能力”要求,同样适用于广大无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增强协商能力主要围绕五方面展开:一是提升政治把握能力。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做到在重大原则、重大政治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二是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加深对协商民主重要性的理解,了解参政议政的内容、程序、环节和特点,在建言献策上作出更好成绩;三是提升组织领导能力。增强把握全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更广泛团结和带领所联系的群众,为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四是提升合作共事能力。不断提高与党员干部合作共事的能力与水平,使政治合作的优势有效转化为组织优势,弥补无党派人士无自身党派组织的不足;五是提升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加强自身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
要有效发挥自身身份优势和专业优势。无党派人士主要源自社会各界的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忧国如家的担当情怀和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同时,作为一支身份独立、立场客观、专业积聚的独特政治力量,又深刻影响和广泛联系着一大批人民群众。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主旋律,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三大攻坚战等是重大时代课题,无党派人士不仅要以此为聚焦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更要以此为发力点,有所作为,积极带领其所影响和联系的人民群众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支持改革,在帮助党和国家减少改革阻力、增加助力、凝聚合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甄贞,无党派人士代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摘自统战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