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 ---常州是我的‘母乡’,也是我的‘妻乡’
发布日期:2017-12-14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余光中,台湾著名文化学者、作家、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其文学作品悠远、辽阔、深沉,横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多个领域,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涉猎广泛,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89岁。
余光中先生曾先后多次来过常州,对常州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他说,“常州是我的‘母乡’,也是我的‘妻乡’;‘母乡’加‘妻乡’,那份乡情也不下于‘父乡’了。”正是这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常州永远铭记在余光中心头。“常州就是我的故乡。”他说。在散文《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余光中充满深情地写道:“那是大一的暑假,随母亲回她的故乡武进,铁轨无尽,伸入江南温柔的水乡,柳丝弄晴轻轻地抚着麦浪。”故乡留给余光中的是落霞秋鹜美丽如画,更是笑声、欢乐和朦胧而甜蜜的爱情。
2012年10月,余光中应邀到常州工学院,作了题为《“美感经验之互通——灵感一大来源》的美学讲座,《常州青年》杂志在座谈结束后,对余光中先生进行了专访。
今天,余老病逝,谨以此文纪念他。
诗人余光中---乡愁是整个民族的感觉
常州青年: 欢迎您再次来到常州。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常州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余光中: 现在的常州更繁华了,城市更现代了,而且常州更注重自己的历史文化建设了。听说常州现在还在努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这也是注重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件好事。
常州青年: 谈起余光中老师,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您那首《乡愁》,您也被冠以“乡愁诗人”的美名。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您有乡不能回,心里有乡愁才写出了《乡愁》这首诗,那么现在您年年都要回来很多次,您心中还有乡愁吗?
余光中: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两个意思。第一,我现在不写乡愁了,因为我多次回乡,我现在写的都是回乡的诗,内容都是回乡的经验,我的书里也都有。第二,关于乡愁。我回乡20年了,我现在还有乡愁没有? 有。但是这时的乡愁已经不是地域性的了。乡愁的格局有大有小。当年,我是把个人的乡愁融人于海峡两岸更浩大的乡愁之中。如今,现代人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乡情结。譬如一个外地人,在常州生活了几年心里也会产生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乡愁不一定非得是“去国怀乡”不可,有一天当你回到家乡,看不到以前的熟人了,你会不会感到一种惆怅呢? 这不也是乡愁么? 你的长辈不见了,你小时候喜欢吃的食物被麦当劳代替了,你会不会怀念? 这种怀念也是乡愁。所以,我说乡愁不一定是地理上的,也可以是时间上的,乡愁是整个民族的感觉。
常州青年: 诗歌作为表达情感、抒发灵感的一种直观形式,自古便受文人的喜爱。在您看来,現在中国诗歌的现状如何呢?
余光中: 诗歌永远都是受欢迎的,新诗不多,很多人就读古典诗。我以前很喜欢内地作家流沙河的诗歌,不过近年他写杂文、小品,不写诗了。现在内地的诗刊很多,比如《上海诗人》、《扬子江诗刊》,出乎意料的好,插图也都很好。诗歌受不受欢迎,可以自我考验一下。看看朗诵起来,配乐,能不能赢得听众,古人吟诗很普及的。
常州青年: 您在生活中经常吟诗吗?
余光中: 对,经常吟诗。其实在大众心目中,流行歌词就是诗。大家喜欢一首歌,也是喜欢歌词,否则也不会喜欢他们的音乐。流行歌词,这也是一种文化。
常州青年: 現在的年轻人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余光中: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要认真读书。像现在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大学生可以把中国文化融进这些社团里。比如,如果你玩乐队,可能会涉及到很多西洋音乐,我们不仅要了解西洋音乐,更要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这些中国音乐就包括中国戏曲。像台湾的作家白先勇就提倡学习中国戏曲,这对宣传中国文化很有帮助。除此之外,年轻人不要只关注西方人的节日,还要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这些都是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很好的方式。(作者汤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