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豫剧《苏武牧羊》

发布日期:2013-06-28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

 

观豫剧《苏武牧羊》

程中伟

       我虽常常看戏,却也常常只是凑凑热闹,捧个人场而已,很多连主角名字都叫不上来,最多记住几句经典台词。其实,对于戏剧,我就是一个十足的外行。

       观豫剧《苏武牧羊》就不一样了,或许是多年远离河南家乡导致的吧,一听说是大型原创豫剧,就想到河南老家几间破败不堪的老宅。哎,哪个游子不想家啊,又有几个河南同乡会想到能在江南常州看到大型河南豫剧啊!何况这场戏是由常州河南商会、中国常州网、常州金伯利钻石承办,常州市文联等主办的一场大型文化惠民演出,所有费用由承办方筹措,常州市民和河南等来常务工戏迷全部免费入场。

       起初承办方曾答应赠送十张门票,临近两天突闻票务紧张。主要因为常州本地戏迷多,河南在常州务工经商兴业的也多,不到半天,戏票就被抢得寥寥无几,恨自己下手太晚。后与市文联联系,才拿到了两张戏票。这算是戏前一个小小插曲吧。

       拿到票一看,没想到的是《苏武牧羊》,由河南省豫剧二团、河南煤化集团联合巨资打造,并由全国劳模、中国剧协副主席、“文华奖”、“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李树建担纲主演。该剧早在2011年就轰动京城,张德江等国家领导人到场观看。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唱响了大江南北,红透了整个中国。

     《苏武牧羊》剧情发生在汉朝武帝年间,中郎将苏武奉旨出使匈奴被扣留,因拒不投降而惨遭酷刑。单于将其流放于北海牧羊,以此逼降。在十多年毫无返汉希望的穷厄放牧中,苏武与羊为伴,与狼为邻,与大雁为友,始终手持汉节,不移其志,投降匈奴的好友李陵为苏武带来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消息。在极度悲痛中,苏武昏死于暴风雪中,为匈奴女子阿云所救,二人结为夫妻,并生一子。十九年过去,匈奴慑于汉朝的强大而同意议和,李陵暗中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消息通报给汉使,汉朝求归苏武,而单于不容阿云相随,苏武不得不再次放弃一个家。

      2013年3月23日晚上没到七点,我们全家老老小小七八个人及《游子网》部分网友就赶到了常州大剧院。恐龙蛋形的大剧院,七彩灯光变幻闪烁晶莹剔透,大门前聚集着从常州四面八方、各行各业赶来的河南同乡、常州戏迷,河南口音的同乡居多数。阔别已久而又熟悉的乡音拉近了距离,于是,大家拉起了家常,谈起了工作,越聊越兴奋,先演绎了一场戏前戏。游子的心情,不是游子,是难以体会的。

       七点十分,大剧院喇叭响了起来,通知大家赶快入场,戏曲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闻讯,有序进入大剧院,我跟着熙熙攘攘一千多人的队伍,对号入座。舞台帷幕打出了戏剧的故事梗概,也给一些凑热闹的人补一补课,免得一窍不通,谈到看的什么戏啊、主角是谁呀都不知道。

       场灯黯出,全场鸦雀无声,摄魂振魄的牛角长号在黑暗里响起,把所有观众拽到几千年前的汉武帝年间。

       舞台灯光渐起,列队走出许多古装士兵,那是为苏武出使匈奴送行时的场景,婴儿清脆的啼哭声响彻心扉,妻儿也来送行了,盼着苏武早日完成使命,好归来团聚。同时,雄浑的戏曲前旁白及低沉的音乐声直入心底,戏曲《苏武牧羊》开始了……

       大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一开始还算顺利,可很快剧情就有了一百八十度转弯,匈奴单于想尽各种办法诱逼苏武投降。加官晋爵,赏赐厚禄,成群结队美色诱降,然而,苏武坚守使节,都一一回绝,以死寻求解脱。谁知死无门,苏武因此受尽折磨,被逐到北海放羊。单于下旨,等苏武放的公羊下崽时,苏武方能回去。公羊下崽?这怎么可能,苏武回汉成了美丽的泡影。

       北海荒无人烟,气候极其恶劣,狂风作,雪花飘。苏武孤身牧羊,托大雁捎信,与羊群为友,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支持其活下来的理由想必是他还未完成的大汉使命吧,抑或是对远方亲人的挂念吧。

       戏曲一场接着一场。

        苏武好友李陵带兵巡视北海,士兵遇到了苏武,起初疑为遇到了原始人、疯子。李陵发现了送苏武时赠的琴,断定那疯子就是苏武。十年没见过人影的苏武,没料到会遇到李陵,要求李陵将其送回生他养他的大汉之家。李陵将在无援兵、无粮草的情况下被匈奴国抓获,并成为驸马的事情告诉了苏武。

       苏武立刻视李陵为卖国求荣,是一个叛贼,断不再与李陵往来。李陵抱腿求苏武,将招为驸马及三百口家眷惨遭迫害的前因后果告知苏武,苏武仍断然与之绝交。反映了苏武是威武不屈、忠贞分明的精神巨人。

      剧情介绍得好,没有演员演得好。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场内不断掌声雷动,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一会儿闪着泪花叫好,一会儿深情鼓掌。

       李陵将苏武老母和妻儿去世的消息告诉了苏武,苏武听后,全身颤抖。同期舞台音乐哀婉凄凉,灯光急速加快变换。演员唱出了苏武无法回家送亲人、无法为老母摔孝盆的悲恸心情……想国念家思亲人的真情令观众肝肠寸断。那些远离家乡的老人、小孩都落下了泪水,我的眼眶也三番五次浸满泪花……或许苏武远离家乡遇到百般困难和委屈的情愫,正中了河南同乡思念家乡、亲人的心弦了吧。舞台上下的情感融到了一起,或许,这就是游子的心情吧。

       特别是最后苏武无奈与阿云母子告别、离别的那场,更具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临行苏武嘱咐九岁的儿子,其母亲三十多岁白了发、脸布纹、腰累弯、病缠身都是为了他们爷俩,一定要好好待母亲,到了长安安定后再接他们母子回长安。阿云虽不识书,却通情达理,知道苏武盼了十九年,就是为了完成两国止于干戈的使命,内心就是想挽留,还是未开口。

       十九年,苏武一直坚守出使汉节,不顾高官厚禄,不被美色引诱,一个流传千古、惊世骇俗的牧羊传奇流传至今。

       台词字字都凝聚了演员的心血,唱腔句句流淌着演员的真情。大家屏住呼吸,等全体演员都登台鞠躬时才猛然醒悟,旋即又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响起。

       戏曲结束了,果然不同凡响,怪不得一些单位愿意出巨资邀请该剧组全国巡演、邀请大家看戏了。全剧共分为七场,场场气势非凡,感人至深。剧情环环相扣,荡气回肠;舞台立体放映,化妆古装古色,真假难辨;音乐气势磅礴,紧扣心弦;灯光强弱精妙,变幻无穷;舞蹈缓急恰当,绚丽多姿;兵戎阵容庞大,场景镇人,烘托恰到好处。演员把爱恨情仇演得惟妙惟肖。

       走出大剧院时听到很多人议论,明天还有吗?有的话肯定是苏武将阿云及儿子接回长安后的故事……其实,这不是乡下唱戏,一连唱很多天。《苏武牧羊》是全国巡演,每座城市只停留一天,根本没有了下一场。苏武接回母子,那只是戏曲的巧妙手法,跟电影、电视剧一样,留给观众的悬念罢了。(作者系常州市河南商会《龙城豫商》执行副总编)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