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领域工作 >> 非公经济 >> 非公领域 >> 内容

常州市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3-08-07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

 

       8月6日,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共同研判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坚定信念、增进信任、提振信心,齐心协力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市领导阎立、费高云、韩九云、蔡骏、张跃、王成斌和市政府秘书长徐新民出席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跃主持。

       座谈会上,新城集团、中天钢铁、九洲集团、天合光能、金昇实业、上上电缆、新誉集团等17家市及辖市区工商联主席、副主席企业,围绕行业趋势、企业经营、投资环境、行政效能等方面,讲问题、提建议、谈对策。

       市委书记阎立强调,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各方同心、鼓劲加油,真情实意服务企业,扎扎实实解决问题,帮助广大民营企业克难求进、健康发展、做强实力。

       阎立感谢广大民营企业家多年来的拼搏和贡献。他表示,苏南模式的成功,关键是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创新、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常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达到69.1%。当前,尽管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全球产业双向转移的趋势不变,国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导向不变,市委、市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不变。当前,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民营企业家要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挑更大担子,作更大贡献。

       阎立对企业家们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坚定发展信心,发挥表率作用。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咬紧牙关,危中寻机,迎难而上,坚定发展的信心、投资的信心,当好全市广大企业家的表率。二是抢抓项目投入,做大做强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省、市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围绕做强主业、拉长产业链、扩大市场份额、突破关键技术,谋划、招引、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更大力度的投入,实现企业新一轮腾飞。三是大胆创新争先,加快转型升级。突破制约、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企业要善于吸收和转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大胆开展资本运作,适时兼并重组国内外优质资产,努力推动跨越式发展。四是提升管理水平,练好企业内功。做百年企业,靠的是管理、拼的是内功。企业家要注重对外开拓和对内挖潜,以国际化的眼光和思维,提升市场分析判断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五是履行社会责任,争做常青企业。更多地参加各类公益慈善事业,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救助社会困难弱势群体,发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阎立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杜绝衙门作风,真心服务、主动服务、快捷服务,切实帮助企业战胜困难、健康发展、创新提高。现有政策要全面梳理,不适应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要及时调整完善,通过放开领域、降低门槛、创新方式,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激励效应。加强对民营企业跟踪服务,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突出难题,保障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供应,完善银政企对接机制,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强服务民营经济的效率水平,完善重大项目代办、绿色通道等制度,保证重点企业和项目顺畅发展。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费高云表示,常州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必须一手抓产业培育,一手抓企业发展。政府近期将加大企业走访力度,认真收集整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能解决的要迅速解决,共性问题要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费高云强调,面对当前经济运行不利因素叠加、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趋紧的局面,更需要政企同心、坚定信心,以更清醒的认识、更有力的措施,帮助企业共渡难关;更需要危中寻机、加快发展,企业要以更大力度调结构、促整合、抓投资,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需要优化环境、倾情服务,各级各部门要把服务企业、支持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务环境和金融环境。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跃在主持中讲到,今天参加座谈会的各位企业家都是我市两级工商联的主席、副主席和有关商会的会长,各行业的领袖,去年的销售总量近1350亿,实现利税近100亿元,企业的发展,也是常州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各位企业家要结合阎书记、费市长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市委全委会精神,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振奋的精神,发挥模范带头、示范引领作用,把个人的创新创业梦融入企业发展梦、常州现代化建设梦和伟大的中国梦,为谱写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常州篇章汇聚常州力量,再立新功。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周炳荃参加座谈会。

                                                                                                                   经联处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