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云山入画图
发布日期:2013-11-20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记多才多艺的画家、农工党党员周蕴华
林阳
一
周蕴华出生在江苏宜兴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他自幼喜欢绘画,少年时代关于乡贤徐悲鸿刻苦学画的故事,给他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小学毕业后,由于家道中落,他辍学在家务农。1950年,周蕴华考入省立洛社乡村师范,是学校的宣传骨干,美术上的佼佼者,这得益于美术老师徐风的培养。徐风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是艺术大师徐悲鸿的高足。徐风为人厚道、敬业,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周蕴华成为徐悲鸿的再传弟子。1954年,周蕴华在金坛县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一年后,因其美术特长,他被调到县文化馆从事群众美术工作。那时的周蕴华精力充沛,工作之余刻苦自学绘画,几年中竟得千余幅习作。“文革”开始,主要从事宣传工作,“国油版雕”,“年宣连”,他十八般武艺样样拿起。20世纪50年代初,他接触了民间艺术家芮金富,芮金富的刻纸名作《狮子楼》,构思巧妙,工艺精彩,给他留下深刻印象。70年代初,他在金坛市文化馆,用了近十年时间从事剪纸的组织辅导及创作,培养了一批学生,创造出“金坛刻纸”品牌,被誉为“江南一枝花”。他几十件剪纸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有《祖国万岁》、《弄玉》等四件作品被收藏。
在创作剪纸的同时,周蕴华不忘创作中国画,尤其是对山水画情有独钟,创作了大量山水画作品。1987年,年轻的周蕴华第一次走出常州,走出江苏,来到北京,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周蕴华中国画展览”。北京是中国的艺术中心,能够得到北京美术界承认就意味着画家创作的成功。在画展的开幕式上,专家学者对他的创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1988年,他调到常州后,全面负责刘海粟美术馆的筹建工作。他借代表刘海粟美术馆向全国名家征集书画作品的机会,或北上京城,或南下广东,拜访了李可染、关山月和吴冠中等先生,感受和思考艺术大师的见解及有关中国画创新等重大问题,还赴香港拜访了艺术大师刘海粟。刘海粟看了他的中国画新作后连声称好,称有意境有笔墨,是真正的中国画,并给他题写了“青云阁”的斋名及“宏约深美”墨笔。刘海粟希望他的“云水”主题能更上一层楼,寄望他能在中国画的精髓上不断深掘与升华,朝着艺术大家的目标奋勇进取。
多年来,周蕴华潜心创作中国画,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得到专家及中国画爱好者的好评。
二
周蕴华生长在江南水乡——宜兴官林西堰村。那是个三面环水,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村北有座百年历史的石拱钟离桥,他的家就坐落在河边。当每次回乡住进老屋阁楼时,他常常静思那世代相传的陈年往事,民风民俗……忆起童年故乡的梦,这一切驱使他如痴如醉地构思出剪纸“江南民居”。
在常州工作时,他带领全家六人搞起了民居题材的剪纸。他们五下姑苏、吴兴、宜兴、绍兴,寻觅吴越民居的美,创作出“江南民居”的剪纸,分村、巷、街、坊、小桥流水、园林庭院、曲廊门窗、楼阁厅堂,共有红、蓝、黑、白多系列近千个品种,数万件作品。“周氏家庭剪纸”是周蕴华、周冰合家六人多年进行传承创新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蕴华善于学习,热爱学习,他在创作之余,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这是他与许多民间艺人最大的不同,而且将自己掌握的美术理论融入创作中,使剪纸从世界美术中获取养分,从而创造出新的样式、新的理念、新的作品。
这引起以江南民居为题材的剪纸作品在全国历次剪纸大展中,屡获大奖。如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20世纪剪纸回顾展”中,《藻耀高翔》、《昌平》等作品荣获金奖。从1996年始,周氏家庭的民居剪纸不仅在国内展示,还远赴马来西亚、日本、法国等地展出、讲学,进行艺术交流。2004年,周氏家庭100件民居剪纸作品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展出的前言中说:“周蕴华一家创作的江南民居剪纸作品,可觅见江南民居的精华。江南民居园林的一村一坊、一街一巷、一亭一桥、一院一廊的环境艺术、空间艺术、色彩艺术、质感肌理的材料美学融剪纸作品于一体。周蕴华一家创作的江南民居剪纸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学、历史学、建筑学、科学和文化艺术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神奇和奥妙。”
周蕴华为中国剪纸艺术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
中国画是周蕴华的最爱。数十年来,他对中国画的学习创作一点也不放松。
“文革”时期,他学习人物画已有十多年时间,在那个年代,画人物最能派上用场,他画毛主席像,最大的纵12米、横5米,在脚手架爬高落低,春夏秋冬,从金坛县城画到南京富贵山。70年代初创作的中国画《急令飞雪化春水》,人物造型准确,显示了他突出的造型能力。但周蕴华更渴望画山水画。
1976年10月,他带着学生游历泰山。观日出时,正巧听到中央广播电台播出“四人帮”垮台的消息,大家欣喜若狂,眼前红日冉冉升起,云海翻动。这一景象,深深地触动了他,回家后立即创作了以云为主体的《朝晖图》。1977年,他的《风雪为邻云作伴》入选全国美展,烟云占了很大幅面,颇获好评,展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收藏。
1987年,“周蕴华中国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周蕴华的创作才华在中国画坛上的完美展示。艺术家李可染、刘迅、吴冠中、邵大箴、邵宇、刘玉山、沈鹏等人参加了开幕式。李可染题写《翰墨因缘》,溥杰题《翰墨园林灿瑞华》,并作诗“妙手慧心调笔管剪刀为二妙,瑟和琴叶融诗情画意于一炉”,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彭炎题《丹青妙墨满京华》,常州市原政协副主席钱小山作诗书赠:“胸中丘壑蕴灵奇,吞吐烟云笔一枝。遥望京华秋色好,西山送爽易扬眉。”展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中国画《稻香村》、《高山流水觅知音》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常州历代不缺大画家。恽南田开创了影响中国画三百年之久的“常州画派”,徐悲鸿坚持写实主义理想,其美术思想亦影响至今;画家、教育家刘海粟洋为中用,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但像周蕴华用中国画表现大山大水的风格样式,与他少年时的坎坷经历有关,也与一生性情豁达有关,在山水画中,他对天空的云情有独钟,我认为这是他内心更渴望自由的外露。
周蕴华画云有自己的心得,越画越好,云成为他创作的一种特色,甚至一个符号。他创作了近百幅以云为主体的作品,如《风云壮观》、《暮云归去》、《云涌峰高苍松翠》、《带雨云埋一半山》、《天淡云闲古今同》等等。尤其是《万里云山入画图》,画出云的流动、蒸腾,蔚为大观,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他独到的情思和感悟。
2008年,他创作的巨幅画作《过眼烟云》,在题记中写道:“三年前,余游黄山,观世间烟云,时阴时阳、时浊时清、时进时退、时开时合、时聚时散、时有时无、时假时真、时喜时忧……虚无缥缈,造化之奇之美,令人深思。十年之前,余又数游黄山,看天空变化,如入梦境。时逢友人送来特种纸一卷,余触景生情,画性大发,即兴泼墨。”画云给他带来无限的快乐和享受。
清代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口号,周蕴华也是一位善于思索的画家,在中国画发展的今天,他不断思考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重新审视传统中国画,开始对自己熟悉的审美观点产生新的思考。
黄宾虹是周蕴华心仪的大师,他多次观看黄宾虹的画展和画册。作为一个画家,他开始是新鲜激动,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看着看着,他以为黄宾虹笔下的山水、树木、舟楫、房舍,一个式样,构图及笔墨意趣千篇一律,与自己的审美意向不相一致。
周蕴华希望自己的画有自己的面貌、自己的样式,但创新意味着有更大的风险,是向前走,还是守着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周蕴华选择了更艰难的一步——创新。
自宋元以降,山水画为主的中国画确立,水墨成为中国画审美的重要标志。周蕴华深谙中国画的精髓所在,他对泼墨、积墨、破墨、焦墨及运水、渲染等技法进行试验,在用笔用线中试验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与当年几乎全国上下都在水墨实验的节奏相符。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就是在中国画领域率先创新的单位,如林锴、徐希、石虎等人,他们在用笔、用纸,甚至作画之前先用各种材料的组合,去形成各种效果的新探索,拓宽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范围。周蕴华对人民美术出版社很熟悉,他的许多探索是时代使然。
早期周蕴华的作品层次较多,反复皴染而成,如《民族魂》等,作品厚重,有黄宾虹、李可染等名家的影响。近些年的作品,他更注意气势或韵致。前者如《云月图》、《朝晖图》等,强调题材的阔大和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后者如《峡江雪》,笔墨简约,注重生活气息和情感体验,在许多抒情式小品中,他更多地传达他积极的心态和对生活美好的赞赏。在这些小品式的作品中,他开始使用更多的传统的线条,力图表现水墨和线条独立的美感。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出诗意化的倾向。
刘熈载《书概》云:“书家同一尚熟,而熟有精粗深浅之别,惟能用生而熟,熟乃可贵。”画画也是如此,从临习到熟能生巧,是个过程。熟之后的生是对艺术家的考验,熟之后的生才是真正艺术家的悟道。
清代郑板桥说:“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周蕴华近几年的作品正是朝熟后而生的方向前进着。
我认为更值得一提的是周蕴华中国画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系列。这些作品,是他在熟练运用剪纸创作作品的另一种表现形态,用水墨方式表现水乡,这样的画作并不少见,而像周蕴华这样的表现我以为更让人有期待感。这些作品不仅有周蕴华的情感,也有他从剪纸的角度重新审读江南水乡的独特视角。这些作品与山水画的创作探索正相反,江南水乡的中国画作品更注意黑白灰中“灰”的处理。这是与剪纸黑白对比的运用几乎完全不同的表现方法,也说明了周蕴华对同一题材有不同材质处理的探索。我认为,这些探索都是成功的。(农工党常州市委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