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集锦 >> 统战知识 >> 人物风采 >> 内容

朋友的力量

发布日期:2013-04-11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

 

朋友的力量

——专访常州市经发兴业染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健

隽永  夏军

       湖塘纺织工业园一隅,机械吊车、工程车轰鸣声不绝于耳;大卡车、翻斗车进进出出搬运着建材;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各司其职,忙碌工作,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地不远处,常州市经发兴业染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健,正在办公楼偌大的落地窗前,看着对面工地的进展,不时拿起手机“遥控”指挥。

       徐健介绍公司主要经营牛仔布,随着加快发展厂房面积跟不上扩展需要,不久前决定扩建6000平米厂房,这个决定是在广东考察针织牛仔面料市场后做下的。原先公司生产普通牛仔布,虽然市场和经营一直稳定,但徐健居安思危,认为产品升级换代是必然方向,“企业发展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沾沾自喜,如何使企业顺利转型,在原有基础上把蛋糕做大,才能真正走上成功的道路。”因此他在保留传统牛仔业务的同时,大刀阔斧进行调整,投资1800万元引进设备上新项目。

       问起徐健的生意经,他说是真心交朋友,这个“朋友”不关乎利益,只关乎“真心”。进入湖塘镇商会一年多时间,他结交了不少新朋友。从1992年白手起家到2012年开辟纺织染整新天地,20年间徐健用一颗赤诚真心对待朋友,将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蒸蒸日上……

三五好友自创业

       1983年,16岁的徐健走出初中校门,寻思着学一门技术。当年,驾驶员这个职业比较红火,但学驾驶需要2500元学费,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冲着徐健学习的决心,家人亲友东拼西凑2500元钱,送他学驾驶。就这样,2年驾驶训练之后,徐健顺理成章进入常州客运公司成为一名正式驾驶员。

       1985年,徐健开的是常州到杭州的专线,一天来回。徐健笑着说,当时每天有一两百元外快,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所以,几年驾驶员当下来,徐健有了一定积蓄,他寻思着再做点“副业”增加收入。他和几个朋友一合计,1992年在湖塘开了一家电器厂,做的都是配套生意,其中也不乏朋友介绍的上门生意,比如为湖塘27个村委生产低压电力配套电器。徐健也没想到,这个“无心插柳”的“副业”越做越红火。到1996年,这家电器厂已经赚了好几百万。在那个年代,“万元户”已令人欣羡,徐健可说身家不菲了。

亦师亦友做纺织

      一次偶然机会,徐健从朋友口中得知,江苏省电网将对配套电器进行统一采购,自己的电器厂开不长久。于是他果断关掉电器厂转行做纺织。

       决定之前,徐健考察了福建、盛泽等地,也考虑过机械、电子等行业,不过最终他还是希望在家乡湖塘这个传统的纺织之乡寻求发展机遇。“好多企业家干纺织能赚到钱,我也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再次踏上创业路的徐健充满自信。1999年,徐健倾尽所有积蓄在湖塘租五六百平米的厂房,招了十二三名工人生产牛仔面料。

       说到为什么选择牛仔面料这个产品,徐健透露,一开始自己什么都不懂,是当时常州一家龙头企业——常州大坝化纤厂的老总蒋中元把自己领进了门。蒋中元既是徐健的朋友,更是他的师傅。徐健跟着师傅学技术,看门道,从黑牡丹引进技术,利用黑牡丹的纱织布,而后销往全国各地。与湖塘的色织和灯芯绒为主的传统产品不同,徐健公司生产的牛仔布开辟了与众不同的销售渠道和产品风格,一时独领风骚。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徐健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好口碑,牛仔布生意风生水起,2000年至2003年,公司年生产牛仔布300多万米,年销售达3000多万元。2002年,徐健响应政府号召进入专题园区办企业,于是,常州市经发兴业染织有限公司成为第5家进驻湖塘纺织工业园的企业。徐健觉得做低端面料没有出路,他的目光盯向中高端牛仔布客户。这些客户主要集中在温州,为了能生产出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面料,徐健决定重建厂房、升级设备。

互助帮扶真朋友

       2004年8月,徐健筹集资金兴建厂房,最初预算1000万元,因经验不足,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断冒出新费用,最后核算需要2000万元。这1000万元缺口眼看要将徐健逼到穷途末路。此时,一个叫朱建中的朋友帮了他一把。朱建中是为徐健工厂做配套加工的企业家,他看到徐筹建厂房,过来瞧瞧,徐健与他说起资金缺口。朱建中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几天后给徐健送来500万元。

       这500万元如同及时雨,让徐健感激不已。徐健也在纳闷,朱建中经营的是家小企业,哪来那么多资金?仔细一问,原来朱建中回去后就到夏城村筹款,夏城村刚拆迁不久,不少村民手中有些闲钱,他就一家几万、十几万地筹借500万元,以银行相同利息借给徐健一年。朋友500万解了燃眉之急,为感谢他,徐健带了烟酒上门,却统统被退回。就这样一件事情,两人从生意合作伙伴到铁杆朋友,相交十几年。

       徐健善于用真心结交朋友,他的真心不仅得到朋友帮助,同时也在无私地帮助朋友。

       徐健在温州有个合作伙伴潘宗(化名),从2000年到2002年,他的布料生意非常兴隆,每天用两大卡车来徐健厂里购买10万米布到温州销售。到2004年,潘宗可以算是温州牛仔面料龙头老大。最得意的时候,他带着1000万元前往迪拜做国际贸易,一去就是四年,杳无音讯,徐健和他断了联系。

       2008年冬,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徐健突然接到潘宗电话,称自己走投无路急需200万。原来,他在迪拜做外贸生意,因资金链断裂,1000万元血本无归,还负债500多万元。潘宗和徐健多年不联系,但徐健仍然牵挂这个朋友,心想朋友落难当然要帮忙,不过这200万不能仅仅让潘宗拿去还债,而应让钱生钱,靠自己的经营尽早摆脱困境。徐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潘宗,潘宗也非常同意,他提出经营服装厂,经发兴业染织便进了300多万元的服装加工设备,并将70%的股份送给潘宗,让他来常经营。

       2008年冬天一个寒夜,潘宗全家来到常州。与4年前的无限风光相比,此时的潘宗憔悴而落魄,而徐健的帮助无疑是寒夜里送来的炭火,温暖了朋友的心。就这样,潘宗在常州办起了服装厂。可是好景不长,办服装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年经营下来亏损,300多万元设备只能以100多万元贱卖。潘宗深表歉意,徐健没能帮成朋友也深感遗憾。他劝朋友还是回温州干老本行,利用以前的资源,继续卖牛仔面料。作为朋友,徐健表示支持他价值500万元的牛仔面料从头再来。

      恰恰是这500万元的面料,让潘宗在温州重新起家,2010年初,他开始在熟悉的行业辛勤打拼,每周跑两趟广州,仅用一年时间就赚了1000多万元。现在,潘宗在温州牛仔面料市场依然名列前茅,并且还在广州、成都开了分公司。

       徐健帮助朋友,不仅仅是帮一时之忙,而是“扶上马,送一程”。这样的朋友交得才够真心、够长久。此时,徐健的经发兴业染织也经营得有声有色,从刚进园区时年销售3000万元,到2011年实现7000多万元的销售。说起公司“经发”的名字,徐健说道:“我一直有成立一个光彩基金的想法,内心深处希望能回报社会,发展经济。”

      徐健是从马家巷走出来的企业家,2000年,马家巷村委要修条水泥路,他捐资了2万元。2008年汶川地震时,成都的一个客户前往灾区支援,自己主动捐了3万元物资,另外参与园区捐款2万元。2012年5月,徐健出资5万元购买了10台笔记本电脑支援安徽山区小学。(湖塘镇商会组稿)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