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集锦 >> 统战知识 >> 人物风采 >> 内容

书生帷幄能纵横

发布日期:2013-02-28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

 

书生帷幄能纵横

——访知名国际问题专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薛理泰

沈向阳

       一年前在京采访时,常州老乡、《共识网》和《领导者》杂志的周志兴老总告诉记者,薛理泰先生从美国回来了,在北大有个讲座,谈《如何应对中国周边危机》。

  恰是时间不凑巧,未曾有缘与之谋面,后来有幸从《共识网》读到了那次讲座的内容。一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来重读先生的那次讲座,更生敬意:当下周边态势格局,早已尽显在薛教授理性、新颖的分析之中。

  幸运的是,仲秋时候,薛理泰先生再次回乡。在周志兴先生介绍下,记者获得了一次和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乡贤彻夜长谈的机会。

别人忙“造反”,他躲在小楼读典籍

  或许是因为乡情的缘故,和薛理泰教授的见面,少了许多拘泥。

  虽已年过六旬,但掩饰不住地,薛先生的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旧式少爷气派:一番悠闲、笃定神情,看似“卧龙岗散淡的人”,却又“洞悉阴阳乾坤”般清爽透彻。

  薛理泰先生的祖籍,在武进的雪堰桥。同样是雪堰桥人的民国名流吴稚晖,是薛理泰父亲的娘舅一辈。而盛宣怀的一位夫人,亦来自薛家。父亲很早就去上海学生意了。后来读工科的薛父,娶了上海滩上赫赫有名的巨富刘鸿生的千金。“两座大洋房、一片占地三亩的大花园。”薛理泰先生眯起眼睛,描述着徐汇平江路和枫林路交汇处那个旧宅里的童年。现在,那里已经成了中山医院的两幢住院部大楼。

  但他记忆最清晰的是“家里堆满了书”。事实上,家中的这些藏书,为他后来的做学问提供了最初的养分:“文革”爆发之后,“人家造反,我读书。”动荡岁月,薛理泰把《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之类史学典籍通读了个遍。

  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被耽误了的一代人开始四下寻觅读书处。薛理泰的一位朋友意欲报考华师大的研究生,因为知道薛家的书多,就去借书,顺便就拉着当时正在一家小厂工作的青年工人薛理泰一起复习报考。

  考试结果出来了:以总分87.5分排名第一。但薛理泰怎么都没等到复试的通知。家庭背景复杂的薛理泰知道,可能是“政审”环节出了状况。不管三七二十一,他鼓起勇气给当时主持上海市委工作的彭冲写了一封信。不久,薛理泰所在的居委会就通知薛理泰去华师大参加复试。

  薛理泰清楚地记得那天面试的情形:先问了一些国际近代史的知识。然后忽然一位老师让他谈谈“战争的胜负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薛理泰从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谈开去,一番侃侃而谈后得出一个结论:战争的胜负,“和正义与否、社会制度的先进与落后,并没有必然的关联”。在当时,这番言论显然属于“离经叛道”。但这位不囿陈见的青工,也因此引起了老师们的强烈兴趣。本来是上午8点到9点的复试,被延长到中午11点。

  薛理泰就这样顺利通过了他成年后的第一次考试。

金庸原定一刻钟的面试,延长到一个钟头

  1979年,薛理泰申请到去香港探亲。到了香港,百无聊赖的薛理泰想去打一份工,恰好看见名气很大的《明报》在招聘高级编辑,薛理泰不假思索去报了名。

  《明报》老板是金庸,凡招聘高级职员,金庸都习惯亲自约谈一次,也就是面试。薛理泰事先了解到,金庸的面试一般不会超过一刻钟的。刚一照面,金庸就对这位学历史的应聘者噼里啪啦抛出四个大系列的问题:“李秀成、朱元璋、蒋介石三人均定都南京,为何结局迥异?”“中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战争?”“东汉末年的宦官专权和明代的宦官当政有何不同?”“细析刘邦、朱元璋和李世民在处理‘功臣问题’上的区别与得失。”

  面对书海遨游历久的金庸,薛理泰从容地把自己的思考娓娓道来。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有一个钟头了,一场考试,变成主宾之间热烈的交流。兴致勃勃聊完之后,老辣的金庸并没轻易下结论,而是在会谈结束时,临时交给薛理泰一道时评题目,让其次日交出至少5000字。回到住处,薛理泰立刻通宵鏖战。洋洋洒洒15000字如期到了金庸手中后,金庸给这篇文章开出了3500块港币的稿费。要知道,当时一个《明报》普通编辑的月工资不过才800块。

  由此,薛理泰开始了自己的《明报》生涯:相继担任《明报》中国版主编及资料室主任。在《明报》高级职员的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84年,薛理泰移民美国。

  初到美国,薛理泰一时不知该找什么工作,“我可不愿意去餐馆打工什么的。”少爷出身的他,“委实不是端盘子的料”。这个时候,薛理泰认识了孙隆基先生。如今在史学界以“学者型教授”著称的孙先生,当时也是刚从台湾到美国不久,正在斯坦福大学读博。一起闲聊时,孙隆基建议薛理泰去斯坦福大学的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往“中国问题研究”方向发展,那里有大名鼎鼎的国际问题研究专家约翰·刘易斯,后来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佩里,也先后在这个“中心”从事研究工作。

  美国人做事比较干脆,在了解了薛理泰的基本简历之后,直截了当就出题目:“你能不能写一本关于‘中国核武器’的专著?”二话不说,薛理泰爽快地应承了下来。

  薛理泰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事实上,直到现在,我连手榴弹都没摸过。当然,那部书并不涉及国防机密。”好在有《明报》几年的历练和薛理泰扎实的逻辑分析能力,“写了七八个月,薪水加了六次”。这本书甫一出版,薛理泰就在美国出名了,到处邀请了去演讲。薪水之高,甚至不输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高级岗位。

秀才不出门,亦当知晓天下事

  此后一发不可收,薛理泰又连续出版了几本研究专著,而且都被陈列在书店最醒目的位置。薛理泰这就算在斯坦福大学站稳了脚跟,这一呆,就是28年。  

  作为美国民间规模最大、最具声誉“智库”中的重要成员,薛先生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东北亚军事均势以及世界和地区性核态势评估”等诸多研究领域,早已是公认的权威。

  最近几年,薛先生还在《明报》、《信报》、《联合早报》、《领导者》、《凤凰网》、《共识网》等媒体共计发表了二百五十多篇文章,是专攻台湾问题、朝核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专栏作家。

  在周志兴先生眼里,“薛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无论问什么问题,他都可以答出来,特别是关于安全问题。”前两年,薛先生曾给《领导者》杂志写过一篇题为《中国周边危机四伏》的文章,被新华社选作内参送给中共中央高层参阅,中央领导在批示中给了很高的评价。周志兴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一个场合碰到我军一位总部领导,问其最近看不看《领导者》杂志,对方回答说:“我每期都认真看,特别是薛理泰的文章。”

  薛先生对记者说:“真正会读书的人,全凭悟性。”作为一个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他并不可能到达每一处热点地区,但他仅仅凭冷静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推断,见解总能鞭辟入里。“特别是写‘问题专栏’都是热点问题,一旦出现,就写文章,容不得很长时间做调查研究。必须凭借多年积累才能悟出。”

  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针对当时热点的“钓鱼岛问题”,他一口气讲了六点看法,并且要求记者:“把我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事后你来验证。”其中有两条他特别强调:“其一,环绕着钓鱼岛争端,中、日两国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不能绝对排除。可是中、日两国的领导层毕竟还是理智的,不致于为了这个小岛而诉诸战争手段;其二,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强硬支持日本的立场不可能持久。”他判断,过去60余年以来,中国在处理国际危机时,有一个传统的准则,即遵循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决不启衅。“可是一旦北京得出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则会重视这条战略方针的‘积极’层面的作用,先发制人了。”薛先生认为,“应该从战略文化层面来解读钓鱼岛争端。”

  事实上,时间已过去将近两个月,事态确实正朝着他所预言的方向发展。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