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党支部书记到统战委员
发布日期:2012-11-21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从村党支部书记到统战委员
——记溧阳市埭头镇党委统战委员史富波
王志松
在新农村建设这片广阔天地,溧阳市埭头村党支部书记史富波,为一方百姓的幸福,以自己的智慧、汗水与真情,默默辛勤耕耘。春华秋实,他带领埭头村迎来新农村建设一个个收成: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江苏省、常州市民主法制示范村,常州市创建廉洁和谐好乡村先进集体,溧阳市五好党组织。2011年经公推直选,史富波当选埭头镇统战委员,他把当党支部书记的干劲用在了镇统战工作上,短短一年时间,埭头镇统战工作全面提升,得到统战部门领导一致好评。
史富波当选委员后,他首先深入学习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学习各级统战文件,把握镇(区)统战工作规律,调研摸清埭头镇统战工作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照常州市委统战部基层统战工作“五个一”工程要求,迈好基层统战“前三大步”,使埭头镇统战工作达到“五个一”示范镇的要求。
健全网络 落实经费 夯实统战工作基础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如何更好整合统战工作力量?史富波认为选好配好村级统战工作联络员和民宗工作协管员,是做好镇级统战工作基础所在。针对统战工作四大特点: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工作范围广、成员众多。史富波委员走访了全镇6个村,了解各村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了解谁适合担当村级统战干部,把村里“人缘好、形象好、人格好”,具有政治理论水平、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中青年骨干充实到村统战干部队伍中来。并由镇党委下发了相关文件,重新完善了镇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村级统战员队伍、村级民宗协管员队伍,有效形成了镇、村两级统战工作管理网络。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史委员的积极努力,镇政府还专门安排了一定的统战工作经费,各村也都安排了专门的统战、民宗工作方面的经费,有力保障了镇、村统战工作的开展。
加强管理 落实考核 完善统战工作机制
有了网络,有了经费,为使网络和经费真正发挥作用,史委员考虑建立统战工作一体化管理模式,依托镇、村两级统战工作网络,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把统战工作纳入镇对村的综合工作考评管理范围,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了镇、村两级联动的一体化方式管理。他结合溧阳市委统战部对镇统战工作督查文件有关要求,把有关内容纳入镇对村考核内容,形成《埭头镇统战工作目标考核细则》。为加强对村统战工作的指导力度,在原有基础上,完善镇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镇党委还经常召开镇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交流工作动态,部署重点任务,实现了镇、村两级统战工作的良性互动。为进一步推进统战各项工作,他还针对镇、村统战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和薄弱环节,又制订出台了《埭头镇民族宗教工作意见》、《埭头镇商会工作意见》等专项工作推进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埭头镇统战工作创新创优。
维护稳定 推动发展 提高统战工作成效
史委员紧紧围绕镇级统战工作重点,充分发挥统战工作优势,着力推进埭头镇统战工作载体建设,各领域统战工作实现新突破。少数民族工作机制有所创新。根据要求,设立了少数民族服务站和外来流动少数民族联系点,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网络,宗教事务长效管理得到落实。成立镇、村宗教工作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建立农村宗教工作快速反应机制,农村宗教“三乱”等一些宗教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在宗教界开展“双争”活动取得较好成效,营造了良好宗教氛围。商会工作取得实效。依托镇商会联系平台,扎实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真正做到了寓服务于统战,从小服务中形成大统战,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在“双挂双促”活动中,他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结对新农村建设,仅从光促会捐助的现金已达75万元,列全市各镇第一。台侨工作作为该镇的特色工作,针对台侨务资源相对较多的情况,通过建立领导班子、设立“侨之家”、开展侨法宣传和侨眷活动等形式认真开展了镇区台侨工作,引导台胞陶学烨先生捐赠后六中学“端格图书馆”。2011年该镇被常州市侨办、民政局命名为侨务工作进社区先进镇。 (作者单位:溧阳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