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集锦 >> 理论调研 >> 内容

弘扬“同心”文化 培育“同心”品牌

发布日期:2012-09-18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

 

弘扬“同心”文化  培育“同心”品牌

——常州市大力实施“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

中共常州市委统战部

       自中央统战部在统一战线部署开展“同心”行动以来,常州市在全市统一战线深入实施“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积极向全社会宣传“同心”思想,弘扬统战文化,取得明显成效。“同心”已经作为统战标识、特色、文化、品牌融入了统一战线各项工作,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一、选择文化,顺势而为

       常州市重点围绕文化在统一战线开展“同心”行动,主要源于对国情、党情、统情、市情的深刻把握。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常州统一战线干部成员普遍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统一战线除了建言献策和引导推动之外,更应在引领人们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直接参与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上,主动介入,奋发有为。二是全力推进新时期统战工作。常州统一战线干部成员普遍认为,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从政治统战、经济统战拓展到了社会统战、文化统战的新领域。从文化的视角开展统战工作,既能提升统战工作层次,又能增添统战工作魅力,是统战干部的必备本领之一,统一战线对此要勇于探索,率先作为。三是积极服务常州文化名城建设。常州统一战线干部成员普遍认为,常州市是名人辈出的城市,盛宣怀、庄蕴宽、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李公朴、史良、赵元任、周有光、吴祖光、吴中行、刘海粟、刘国钧、华罗庚,等等一大批常州统战名人不仅在历史上熠熠生辉,更积淀起深厚的统一战线精神财富。让统战文化融入常州文化名城建设,大有可为。为此,常州市确定在全市统一战线深入实施“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明确以各级统战部门、党派团体为依托,挖掘统战文化资源,开展“同心”文化系列活动,不断凝心聚力,营造大团结、大联合的生动局面,为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常州软实力作出贡献。

        二、主推“同心”,旗帜鲜明

        在实施“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的过程中,常州市在把握统战文化的核心灵魂基础上,在理论指导、工作称谓、工作标识等各个方面都有机融入了“同心”元素,旗帜鲜明地推出了“同心”品牌。一是始终坚持“同心”思想。常州市的“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始终坚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同心”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统战部的要求,着力突出同心奋进、以人为本、包容和谐、发扬民主的特征,通过文化场所、文化成果、文化活动等,生动体现政党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新的社会阶层信义文化、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的丰富内涵。二是大力推出“同心”标识。常州市高度重视“同心”品牌形象的塑造,市长姚晓东亲自带队,诚邀107岁的常州籍统战文化名人周有光(中国汉语拼音之父)为常州题写了“同心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同心”文化标识,该标识由传统龙形图案和周有光题写的“同心”两字组成,整体呈“心”型,既体现了同心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又突出了“龙城常州”的地方特色。在此基础上,常州市还拍摄了“同心”文化宣传短片,推出了“文化传情、四海同心”的“同心”文化主题宣传口号,并广泛应用于办公用品、工作环境、活动主题、产品包装、衣着服饰、广告媒体之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同心”文化视觉识别系统。三是不断扩大“同心”影响。常州市以“同心”文化为形式,以统战文化为内容,充分运用了传统、现代等各种手段,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方式,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常州市开通了“中国常州同心网”,2个月的点击率达到了13000人次。先后建立了“常州统战-同心”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粉丝已经超过了1500人。今年已在《常州日报》推出了6个“同心”专版,在《常州统战》、《统情专报》开设了“同心”专题,“同心”思想、“同心”行动、“同心”文化在常州以及周边地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三、高点定位,零点起飞

       当前,统战部门搞文化可以说是先例不多,经验缺乏。为此,常州市统一战线从零起步,大胆探索,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形成了一整套推进“同心”文化建设的机制措施。一是制定专项方案。先后制定了“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总体方案和“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在总体目标上,明确提出要“一年初显成效、两年彰显特色、三年形成品牌”;在重点任务上,明确提出要认定一批“同心”文化示范基地、形成一批文化成果、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建设一支人才队伍;在工作举措上,明确提出要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打响品牌,争取支持,力争将“同心”文化建设列入全市重点工程、列入全市文化强市建设的重点内容,推出一批统战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文化活动。二是建立专门机构。整合统一战线资源,成立了“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领导小组”,组建了多党合作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海外同根、阶层信义文化等5个工作组,构建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注册成立了“常州同心文化交流促进中心”,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义组织开展“同心”文化重大活动,制作推广“同心”文化重要成果,申报、推进和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等工作,“同心”文化建设的工作阵地进一步拓展。成立了“同心”文化学院,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工作氛围进一步浓厚。组建了首届常州“同心”文化节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策划宣传组,后勤保障组,明确了各自职责分工。三是开展量化考评。采取“指标统一制定、目标自行申报、全市综合平衡、任务集中下达”的方式,分统战部机关、辖市区统战部门、统战系统、民主党派,形成了四套目标任务考核或者评价体系,将“同心”文化建设四项重点任务全部进行了量化,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仅2012年上半年,全市就申报“同心”文化示范基地31个,推出“同心”文化成果15项,开展“同心”文化重点大型活动35项,“同心”文化人才达到135名。四是探索规范标准。常州市先后制定了“同心”文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同心”文化重大成果申报认定办法(试行)、“同心”文化光彩基金管理办法、企业和谐文化建设行动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和文件。各类标准的制定,大大提升了“同心”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为“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

       四、品牌引领,同心凝心

        一系列对策措施的密集出台,有效落实,传播了统战文化,打响了“同心”品牌,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一是一个领导重视的氛围日益浓厚。市委专门出台文件部署“同心”文化建设,先后将“同心”文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文化名城建设的范围,纳入了2012年全市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给予了批示肯定和经费支持,批准成立了常州市“同心”文化学院,市财政专门划拨经费85万支持统一战线实施“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同心”文化建设先后成为了我市科技创新、文化事业建设的重点扶持项目,全市各级投入“同心”文化的资金累计达千万元,常州市“同心”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强。二是一批重大题材的作品接连问世。先后推出了《刘海粟》、《盛宣怀》、《华罗庚》、《唐荆川》、《毗陵唐氏》等多部常州名人影视系列作品。推出了天宁宝塔、天宁梵呗唱诵、道教音乐等宗教和顺文化成果,正在积极筹拍《史良》、《刘国钧》等专题纪录片,排演话剧《李公朴》,撰写《百年毗陵唐氏》一书,初步形成了音像、图书、艺术等一整套“同心”文化系列成果。三是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举办影响广泛。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同心”文化节,分同舟共济、同根同源、同声和谐、同心欢庆四个篇章,推出了20项大型主题活动,时间跨度长达5个月。已经先后举办了“乡音乡情·同心欢庆吟诵音乐会”、“民族宗教系统‘和之声’演唱会”、“原创舞剧格桑花·茉莉花晋京演出”、“第五届新闸荷花节暨第二届龙城民俗文化节”、“同心”文化论坛、常州台胞“同根同源·心手相牵”文化活动日等十余场大型文艺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市长姚晓东出席了常州“同心”文化节开幕式,并亲自宣布“同心”文化节开幕;民族舞剧“格桑花·茉莉花”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剧目亮相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荣获此次会演最高奖——剧目金奖。四是一种文化统战的效应初步呈现。“同心”文化培育创建工程的深入推进,不仅弘扬了统战文化,同时也推进文化统战工作,促进了统战事业的发展。自“同心”文化建设启动以来,先后得到了组织、宣传、财政、文化、人事、商务、侨办、民政、园林等十多个部门的支持和参与,扩大了大统战的工作格局。统战部门先后与民俗、书画、摄影、歌舞、新闻媒体、文化传媒、影视制作等数十家社团、机构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和紧密联系,统战工作开始向社会领域、文化领域不断渗透,新社会阶层等新领域工作的推进步伐显著加快。与此同时,“同心”文化的弘扬和推广,加深了港澳台海外同胞对家乡、对国家的文化认同,一批港澳台海外的重点企业、代表人物对于常州的发展更加关注,纷纷参与家乡建设,形成了中华纺织博览园、银河动漫等多个项目,“同心”文化在常州发展中的作用开始体现。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