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美丽中国”照亮前进方向
发布日期:2013-02-28
 

“美丽中国”照亮前进方向

管晓东

     “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词汇,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受到了普通群众的欢迎。初次听闻“美丽中国”,如沐春风,如浴雨露;再次品味“美丽中国”,犹如描画一个色彩斑斓、即将实现的中国梦。不论何时、何感,我都坚信,她就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词眼,即使在平时偶尔谈起“美丽中国”,人们也不会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报告中,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着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了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

“美丽中国”壮经济富裕之美

       贫穷落后不美丽。一个美丽的中国需要经济层面的富裕。什么是经济富裕?就是经济增长较快,就业率较高,居民收入增加较多,消费和投资增加幅度较大。这几项标准中,最为重要的当属经济增长这一指标。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对于提升就业率、居民收入等都将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报告切中关键,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细细解读,里面包含两大具体目标,一是宏观经济的总体规模,按2010年47万亿的规模来推算,如果翻一番,到2020年将差不多实现上百万亿的规模;另外还有一个更为具体的目标,人均收入水平也将翻一番,目前看来,城乡收入水平中,城市已相对较高,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元,但农村却仍然较低,不到6000元,所以这方面的翻一番要比总体规模翻一番任务更为艰巨。当然也正是从这点出发,本人认为,这一目标的提出,为我们明确了未来经济增长这一重点工作本身和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也必将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保证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为筑就富裕、富足、富强的民族复兴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丽中国”扬政治民主之美

       独裁专制不美丽。一个美丽的中国需要政治层面的民主。报告用了很大篇幅,对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重要问题,给予了明确回答。“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行进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健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完善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弘扬什么样的民主,选择何种民主制度,怎样发展民主等,报告提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等。其中,尤以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最为引人关注——既是中共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又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有理由坚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必将为建设最广泛人民民主的“美丽中国”确立正确的方向。

“美丽中国”兴文化繁荣之美

       野蛮无知不美丽。一个美丽的中国需要文化层面的繁荣。民族的灵魂,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都存系于文化。在推动中国文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以清楚地看到,结合中国正在崛起的这段历史进程,报告迎合客观需求对发展给予了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同时也给予了更多的文化指引和激励。作为国家关注的焦点,文化正上升为战略的高度,其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正日渐凸显,我们从中领略了 “美丽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新视角和新天地。

“美丽中国”尚社会和谐之美

       敌斗混乱不美丽。一个美丽的中国需要社会层面的和谐。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有过一段和谐发展的日子。1966年以前,虽然有所谓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虽然不断被警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但社会建设总体是在把控之内,和谐是主流。“文革”10年,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中,斗争与偏执破坏了和谐,国民经济受到极大影响,国民素质、道德水平迅速滑坡。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为今天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作了极好铺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着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走理性的、完整的、负责任的特色发展路径,一个和谐、和睦、和美的“美丽中国”必将秀丽于世界民族之林。

 “美丽中国”蕴生态文明之美

       环境恶化不美丽。一个美丽的中国需要生态层面的文明。从“人定胜天”的豪情万丈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但不可否认,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30多年来发展所消耗的资源,是中国上百年以至几百年发展的总和,GDP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是发达国家的几倍以至几十倍。我们的蓝天、河流、山川,正遭受非常严重的污染,民族的未来也受到极大威胁。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

 “美丽中国”强国防安全之美

       柔弱受凌不美丽。一个美丽的中国需要国防层面的安全。中国古代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其间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卫国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与时俱进,取得了全新的国防成就,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一支正规化、诸兵种合成的人民军队。事实上,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时刻面临着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问题,这就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尤其需要取得更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这是对“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的深刻解题,是解放军以全新面貌勇敢面对任何挑战而不辱使命的军威浩荡,更是为建设“美丽中国”所拓展和深化的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等全方位的保障准备,安民心,顺民意,遂民愿。

     “美丽中国”,一个诗意的概念,一个需要通过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的美丽愿景。庆幸的是,我们都赶上了好时代,也都应该更加自觉地投身到这项伟大工程中去,在各自耕耘的岗位、各自奋战的层面为建设“美丽中国”尽一份心力。相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我们的国家必将更加美丽。(作者系农工党党员)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A座2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