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部简介 >> 统情概要 >> 内容

2019常州统情

发布日期:2020-04-02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

 

2019年,常州统一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抓好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统一战线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按照六个化的理念和六个高质量目标,高站位思考、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在中央和省委统战部年度考核中,我市荣获全国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一项,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全省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宣传工作获评设区市党委统战部先进单位,信息工作获全省二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统一战线呈现出开拓进取、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2019年常州统战工作主要情况

一是大统战工作格局更加巩固始终坚持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各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市委召开统一战线领导小组会议,完善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充实调整了成员。市委常委会全年研究统战工作7次,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有力推动了各领域统战工作深入开展。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市委统战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得到进一步增强,统战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委市政府出台《常州市加强和改进镇(街道)统战工作的实施意见》,有效夯实了基层统战工作基础。

二是思想政治引领成效显著。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统一战线各领域主题教育的核心内容,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办了一系列专题研讨、考察培训和主题活动,市委党校主体班全年开展统战理论政策专题教学2次。印发《关于调整市委常委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友对象的通知》,市委常委与党外人士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听取意见建议,进行思想引领,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制订《2019年中共常州市委与市各民主党派政党协商计划》,全年组织召开9次协商会议。切实加强对系统各单位意识形态和宣传信息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点评、每年一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网站、微信公众号、《常州统战》杂志三大阵地的作用,丰富宣传形式,提升宣传成效。

三是党派自身建设有效加强。围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研究出台了《关于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市委印发《<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18—2027年)>常州实施方案》,市委统战部会同组织部联合制定《优秀党外干部人才培养选拔三年计划(2019-2021)》,分层分类建立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市委统战部印发《各民主党派市委关于建设党派成员之家的座谈会纪要》,支持党派基层组织建成75党派成员之家

四是两个健康工作持续推进。市委、市政府出台《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为党员领导干部和企业家划清行为的底线红线和安全区域。组织全市工商联系统开展商会建设提升年活动,出台《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商会改革发展,提升商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完成首期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市财政三年累计安排经费900万元,开设百人班2个、千人班12个、万人班30个,培训超1.26万人次。在全国率先成立非公经济法治护航中心,为企业提供60项菜单式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指导武进在全省率先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引领。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市百万以上光彩基金总数达343个,累计投入近10亿元。

五是民族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全面落实民族宗教领域各项政策,认真组织开展《常州市少数民族全面实现小康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认真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出台《关于对全市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六是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全面开展。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导,规范了无党派人士政治面貌使用,共认定479人,为加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出台《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116”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培养选拔政治素质高、社会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在所联系的阶层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人士。支持指导新北区创建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先行区,组织开展2019全省青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匠人匠心主题展和市新联会共唱《我和我的祖国》活动,取得积极社会反响。成立市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市委编办批复为群团组织。

七是港澳台统战工作有序推进。大力涵养海外资源,加强与常州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络联谊,组织开展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全球苏商大会常州籍嘉宾共襄新常州、建设明星城恳谈会、龙城韵、澳门情非遗精品展、走进新时代、感受新江苏、香港常州义工队国情教育培训、香港春茗等活动。召开台湾同胞第九次代表大会,成立市台联青年委员会,完成市台联理事会换届工作。规范海外统战名人公益基金管理,目前全市共有10个海外统战名人基金,本金2400万元人民币。举行唐荆川爱国兴学、唐黼园优秀教师奖励基金第一期发放工作,支持查氏家族在常设立桑麻教育基金会。支持和鼓励旅港同乡社团和各界爱国爱港力量,积极发声,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警队止暴制乱。

八是新时代侨务工作创新开展。围绕加强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发挥海外侨胞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加强涉侨权益保护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全面开展基本侨情调查,进一步掌握全市侨务资源,完善海内外侨界代表人士信息库,梳理信息六千余条。完善侨务工作网络和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侨务进三区工作。聚焦侨胞创新创业,举办2019“创业之桥海外人才常州创新创业洽谈会。圆满完成侨商协会换届,新建德国常州联谊会。支持海外华文教育机构,做好外派教师推荐选派工作。组织开展海外华文媒体团来常州考察采风,讲好常州故事,扩大对外影响。

九是理论研究和统战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深入推动统战理论研究,承接省委统战部重点招标课题1项,完成市级招标课题3个,重点课题26个,同步参与课题6个。其中,《党外代表人士履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和《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常州市镇(街道)统战工作发展形态的调研》分获2019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高度重视实践创新工作,《常州市八步法探索破解宗教活动场所不动产登记难题》获中央统战部实践创新成果奖。全面开展三类十项统战品牌建设,形成22同心荟统战品牌,对6个优秀项目予以通报表扬。完成网络统战信息化建设工程(一期)项目,有效提升了统战系统基础工作水平。启动实施统战名人场馆的数字化建设工程,让广大群众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统战名巷青果巷和名人场馆的风貌。

十是机关党建水平全面提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造性地开展“7+7+7”学习教育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全员覆盖,得到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岳充分肯定。认真开展一学习两整治工作,统战系统全体干部签订两个专项整治承诺书,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配合支持市委第十轮政治巡察工作。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工作,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整改责任,加强制度建设,推动长效管理。大力提高统战干部能力水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统战干部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统战干部队伍。圆满完成机关党委换届、成立机关工会和妇联组织。

二、2019年常州统战各领域情况概要

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要求,在省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常州市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战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抢抓机遇,扎实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党外代表人士工作

    围绕统战工作的十二类对象,加大对优秀党外后备干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人员等的发现、联系和培养工作力度。目前已形成10位统战名人、130名代表人士、653名各界精英的名单。加强党外干部人才的培养使用,分层分类建立了党外优秀干部人才初步建议名单,共188名,全市的党外干部总体配备情况较好,截止2019年底,市政府33个工作部门中,有19个部门配备了25名党外干部,配备比例达到58%10个必配部门有7个配备了党外干部。市检察院配备1名党外领导干部。有4个人民团体配备了6名党外领导干部。辖市、区领导班子中配备党外干部26名。

(二)民主党派工作

常州现有民革常州市委、民盟常州市委、民建常州市委、民进常州市委、农工党常州市委、致公党常州市委、九三学社常州市委等7个民主党派市级组织,民盟金坛区委、农工党武进区委2个区级组织,27个基层委员会,8个总支和297个支部,成员6624人。中共常州市委高度重视多党合作事业发展,重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努力为民主党派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相继出台了关于市委常委与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支持民主党派开展重点考察调研、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一系列文件,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民革常州市委员会。民革常州市委成立于19841026日。第八届委员会于201611月进行换届,市委会共有委员11名,主委卢明康,副主委高玉华、陈建生、罗军(201911月增补)。目前,常州民革共有党员395人,设4个基层委员会,17个基层支部,4个专门委员会。近年来,常州民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践行四新”“三好要求,围绕建设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目标,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民革市委以中山博爱为特色品牌开展活动,着力打造中山博爱讲堂”“中山博爱之家”“中山博爱工程”“中山论坛四大平台,充分发挥民革在服务大局、建言献策、推进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资源优势和作用。重视基层组织建设,直属支部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示范支部;基层委员会中山博爱之家全覆盖,位于常州中山纪念堂的中山博爱之家利用率高,是开展新党员宣誓、基层组织活动的重要教育基地。

民盟常州市委员会。民盟常州市委成立于19515月。第十三届委员会于201611月进行换届。目前有市委委员31名,其中常委13名。主委许峥,副主委沈惠平、魏继斌、黄勇、完利梅、张翠娥。目前,常州民盟共有盟员1946名,1个县级地方组织、6个基层委员会、6个总支和96个支部。近年来,常州民盟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履职尽责,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出版《李公朴传》《李公朴文集》《同心故事》《追寻之旅》等理论文化书籍;参与拍摄《风雨同心李公朴》《百岁学人周有光》《史良》等电视人物纪录片,并拍摄了《口述历史》专题资料片。华罗庚纪念馆、李公朴生平事迹展览馆、史良故居、常州盟史馆挂牌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建有北门书屋、李公朴支部盟员之家等盟员之家25个,其中获民盟中央表彰的盟员之家6个。打造光明系列社会服务品牌,包括进行教育帮扶的烛光行动,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阳光行动,助力大学生就业的星光行动,发挥老盟员作用的霞光行动以及进监帮教的春光行动

民建常州市委员会。民建常州市委成立于19566月,刘国钧先生担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201612月,选举产生第十四届委员会,唐华新为主任委员,芮永全、徐红、雷卫宁、杜爱祥、李东华为副主任委员。市委会共有29名委员,其中常委11名。目前,常州民建共有会员1280人,设有5个基层委员会、52个支部,9个专门委员会。近年来,常州民建秉承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多党合作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会员不忘合作初心,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重视参政议政工作,2019年以来,民建常州市委共向民建江苏省委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40条,向常州市政协报送84条,向中共常州市委统战部报送信息227条,在全市各民主党派中位列前茅。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在深化品牌建设的同时,分类开展思源·春天里”“思源·暖心行”“思源·志愿行、建华课堂——常州分课堂等四大子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思源工程的影响力。

    民进常州市委员会。民进常州市委成立于1984年。201611月,选举产生第八届委员会,蒋必彪为主任委员,顾征英、刘金曙、胡金芳为副主任委员,市委会共15名委员。目前,常州民进共有会员883人,主要分布在教育、文化、经济、政府、司法及中介机构等领域。设有4个基层委员会,1个总支,38个支部。近年来,民进市委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核心,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及相关纪念活动,不断加强会史教育。徐伯昕生平事迹陈列馆在徐伯昕先生家人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于2019年底开馆,成为凝聚广大民进会员思想政治共识的重要载体,成为民进开展教育培训和继承传统的重要场所。民进市委始终将参政议政作为工作的重点,三年来共上报信息超过700篇,多篇被全国政协、民进中央采用,并获得省、市主要领导批示。信息工作连续多年在民进江苏省各市级组织中排名第一,连续8年被市政协评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坚持以打造品牌为抓手,积极开展同心彩虹行动”“同心春风行动等,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

农工党常州市委员会。常武地区是江苏农工党发源地之一,1931年常武地区农工党创始人刘焯等人就在南宅地区开展组织活动。农工党常州市委会成立于19555月。201611月,选举产生第十二届委员会,陈建国为主任委员,朱静雅、杨伊林、陆雅芬、祝正庆为副主任委员。市委会共有31名委员,其中9名为常务委员。目前,常州农工党共有党员1167人,设1个县区级地方组织,47个基层组织,9个专门工作委员会。近年来,农工党常州市委紧紧围绕全市工作中心,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编撰《常州农工党志》,推动常州农工党史陈列室建设,挂牌农工党中央党史教育基地。着力提升参政议政质量,连续4年参与市政协一号提案,《加快数字新技术应用,推进我市智慧医疗建设》获得市主要领导批示。以社会服务主品牌健康家庭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打造“1+N”模式。三年来,共开展义诊、讲座等活动371场(次),参与党员1108人次,受益群众1.9万人。

致公党常州市委员会。致公党常州市委会成立于1990年。201611月,选举产生第七届委员会,蒋鹏举为主任委员,赵彤、谢海、李青(201812月增补)为副主任委员,市委会共有委员13名。目前,常州致公党共有党员363人,设4个基层委员会,19个支部,7个专委会。近年来,致公党市委牢记致力为公”“侨海报国两大主题,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参政履职,先后被致公党中央授予先进集体”“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市委会依托致公讲堂平台,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全市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围绕常州高质量发展需要,就特定主题持续开展调研,形成了对外开放合作”“海归创新创业”“健康产业等议题的系列调研成果,多篇报告被转化为全国、省两会发言及提案,市委会还入选致公中央参政议政工作联系点。积极开展引凤工程,六年来已先后促成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世界名校博士以上18名人才正式落户常州创新创业,2019年被致公党省委授予十年来引凤工程先进集体称号。

    九三学社常州市委员会。九三学社常州市委会成立于19868月。201611月,选举产生第七届委员会,胡伟为主任委员,张立莹、江冰、吕鹏飞、孙秀峰(20197月增补)为副主任委员,市委会共有委员14名。目前,常州九三学社共有社员590人,设3个基层委员会,29个支社。近年来,九三学社市委大力继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吴阶平事迹展示馆获得九三学社中央全国传统教育基地授牌。九三学社市委报送的信息曾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等国家、省、市领导批示,被多个部门采纳实施。发挥全省乃至全国社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科技优势,送科技下田间,送健康进社区,在全市成立了8九三学社专家工作站,涉及农业科技、医疗服务等多领域,形成了具有九三学社特色的服务品牌。九三学社专家工作站·百名专家帮扶基层项目荣获常州市优秀统战服务品牌项目。

(三)民族工作

常州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少数民族成分多、常住人数少、流动人员多,居住地域较分散。目前全市有户籍登记的共有48个少数民族1.96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0.41%。来常务工经商的外来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约5.69万人。全市有民族聚居村1个(城西回民村),民族中学1所(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民族内高班1个(奔牛中学西藏内高班)、清真寺2座(常州清真寺和金坛清真寺),清真食品基本供应点5处,悬挂清真标志牌的饮食网点89处,清真拉面店近500家。我市民族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民族工作主题,认真宣传贯彻民族政策法规,在全市范围创新开展了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以城市民族工作为重点,扎实开展社区和企业民族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努力探索建立流动少数民族服务和管理机制,持续推动农村少数民族致富奔小康工程,依法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引导少数民族融入常州大家庭,全市民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常州市西藏民族中学、武进区城西回民村、常州市民宗局等3个单位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有4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河海街道兰翔社区等11个社区被授予江苏省民族工作示范社区;城西回民村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绩喜人。2019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市民宗局副调研员王胤骏分别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称号,受到国务院表彰。在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市参赛的2个少数民族传统表演项目——常州西藏民族中学《铿锵阿嘎》、江苏理工学院《凤之语》分获一、二等奖,实现了我市运动队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最好成绩,得到了省民宗委、省体育局的充分肯定。成功承办了江苏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比赛,我市两支参赛队伍分获二、三等奖。

六大行动助推共同致富。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常州市少数民族全面实现小康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打响了我市少数民族实现全面小康的攻坚战。一方面继续推进农村少数民族致富奔小康工程,做大做优已有致富项目,巩固多年来少数民族勤劳致富成果,让少数民族群众从中持续受益,另一方面通过项目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会扶贫、专项扶贫六大行动让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收入水平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与全市同步全面实现小康。市光彩会设立全市少数民族脱贫奔小康光彩基金,连续三年,每年筹集100万,帮助和支持全市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脱贫奔小康。

(四)宗教工作

常州是江苏省宗教工作重点市之一,全市五大宗教齐全,且历史悠久。现有6个市级宗教团体、11个区级宗教团体,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75处(佛教85处,道教17处,伊斯兰教2处,天主教5处,基督教66处),已认定备案宗教教职人员510人,宗教信众约13.7万人。

常州天宁禅寺。常州天宁禅寺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被称誉为东南第一丛林。天宁禅寺始建于唐贞观、永徽年间,开山祖师为禅宗五世祖牛头宗始祖法融禅师。天宁寺名僧辈出,法规严格,仪式隆重,念佛、讲经、传戒等法会兴盛,僧人重视佛学研习,曾设毗陵刻经处,制版印经,流通各地。乾隆六次南巡,三幸天宁,御书龙城象教1949年后,常州市人民政府曾拨款重修天宁寺,使千年古刹得到保护。19809月重新对外开放。总高153.79米的天宁宝塔于20074月落成并对外开放。20104月,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视察天宁宝塔时,欣然题词神州大佛塔

武进湖塘宝林禅寺。宝林禅寺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淹城遗址所在地。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舍业无为祖师创建宝林寺,历尽兴衰。19494月常州解放时,仅存寺宇30余间,1958年仅剩三间庙房作为仓库。199512月,宝林寺恢复开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7年筹建宝林寺观音文化园区,重新辉煌观世音菩萨的根本道场。201510月,91.9米的宝林观音阁落成,供奉39.9米高的三面十方观世音菩萨。

金坛茅山乾元观。乾元观位于被道家尊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金坛茅山东北部,是茅山道院历史上著名的三宫五观之一。最初秦时李明真人于此炼丹,古名炼丹院;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宗师在此造松风阁”“山中宰相府名噪一时;唐玄宗为玄静先生在乾元观敕建殿堂房屋。193810月,陈毅领导新四军第一、二支队挺进茅山老区进行抗日活动,司令部和政治部设在乾元观内。1993年,古观迎来了再度复兴的生机。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坤道修炼场所,乾元观以学道、修道、悟道、弘道为宗旨,积极推动道教文化的挖掘、弘扬和发展,频繁应邀出访海内外。

常州清真寺。建于明洪武年间,原名真教寺,又叫双桂坊清真寺。初建时十分简陋,在明万历、清同治年间均有较大的修葺。1996年,为适应时代需求,在原址翻建。2003年又因市政建设需要移建,于200610月建成。清真寺占地135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800平方米,主体六层,局部八层,雄伟庄严,金顶白塔,相映成辉,已成为常州市中心一景。清真寺内部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各类设施完备,大殿可容纳800余人同时礼拜。

常州市天主堂。隶属于南京教区,奉天主之母圣母为主保,位于常州市钟楼区水杉路10号。由原来位于延陵东路的东门天主堂移地迁建而来,建成于201512月。常州市天主堂由由东南大学著名教授郑设计,有教堂、钟楼和办公楼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教堂长54米,宽32.8米,高38.55米,分为二层。一楼建筑面积825平方米,主要是生活区域和一个小的祈祷所。主堂在二楼,建筑面积988平方米。

常州市基督教堂(恺乐堂)。最早由美国传教士霍约翰于1916年筹建。改革开放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祖国面貌日新月异,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在自治、自养、自传三自方针指引下,1983年恢复宗教活动。随着基督教信徒不断增加,原本的恺乐堂就显得狭小了,而且年久失修。在政府大力的关心支持下,2001年,教堂在原地进行翻建,新教堂占地822平方米,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可容纳1300多人同时礼拜。

(五)港澳台工作

我市在港澳台地区建立社团组织6个,社团会员1200余人,港澳台地区实现了联谊会、商会、同乡会的全覆盖。港澳台常州名人乡贤心系家乡,支持一国两制,支持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维护港澳繁荣稳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唐氏家族、刘国钧家族、赵国雄等港澳台名人在常共设立6个公益基金,共计1285万元人民币。常州市政协港澳委员14人,占全市政协委员总数的3.4%520日,在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上,来自港澳台海外的80余名常州乡贤齐聚南京、常州,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

加强港澳台海外社团基本建设。目前,我市在港澳台地区共建有同乡社团组织6个,成员1200余人,其中包括:香港常州商会、香港溧阳同乡会、香港武进同乡会、香港金坛同乡会、澳门常州联谊会、台北武进同乡会。港澳台海外社团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努力服务当地旅居同乡,积极传播中国好声音,大力推介家乡新成就,成为我市与港澳台地区加强民间交往、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的桥梁纽带。

常州市台联。常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于1985年,是居住在常州市的台湾各族同胞的爱国民众团体;是在党领导下,利用亲情乡情,以做台湾人民工作为使命,为最终实现两岸统一凝聚力量,具有同乡会性质的群众团体。主要服务对象为定居常州的台胞,包括新中国成立前从岛内来到大陆定居的台湾省籍同胞及其子女;包括解放后,因为俘虏、投诚、起义等原因而定居在大陆的台湾省籍老兵及其子女;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祖国感召来到大陆定居的台湾省籍同胞及其子女;及最新认定的在大陆定居的两岸婚生子女及其两岸婚姻家庭。2019年初,常州市台联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九届理事会,其中会长1名,副会长2名,其余理事5名。常州市台联现有机关工作人员2名,胡静为会长,段雅晟为秘书长。

常州海外联谊会。常州海外联谊会是由常州各界代表人士、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中的知名人士及有关团体自愿结成,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联谊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成立于19889月,秘书处设在市委统战部港澳台工作处,负责日常工作和事务的管理。其职责为团结热爱中华民族的海内外同胞,加强联系、增进友谊、扩大交流,促进合作,为常州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2019年,根据机构改革和工作需要,常州海外联谊会与    正式启动合并工作。

(六)民营经济工作

常州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在常州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至2019年底,全市民营企业、个体经营户数达58万余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689家,民营经济增加值4822.4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6%,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5.2。全市工商联系统会员总数23440家,其中企业会员20686家,民营企业会员17069家;全市商会总数246家,其中行业商会114家,乡镇商会37家,街道商会17家,园区商会4家,市场商会2家,异地商会33家,村商会4家,青年企业家商会、校园商会等其他类型35家。

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以守法诚信经营、坚定发展信心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推进方案》,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守法诚信经营、坚定发展信心,敢于创新创业,强化责任担当,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贡献。组织民营企业家赴北京大学参加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举办全市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进一步深化全市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典范。积极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在武进区开展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武进区研究制定《武进区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总体方案》和《关于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先行先试闯关探路优化服务,搭建政企沟通交流平台。先后举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通报会暨民营企业座谈会、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通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听取企业家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畅通与民营企业的交流沟通渠道;出台《常州市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进一步厘清政商交往定位,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引导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广大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努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开展区域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召开全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估工作推进会,通报常州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解读江苏省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进一步做好区域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估工作,推进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常发〔201713号)文件要求,通过三年努力,对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一轮高层次、系统化的培训,重点提升民营企业家创新发展、资本运作、现代管理、市场开拓和国际竞争等五种能力。截止2019年底,百千万工程已开设2百名领军型企业家12千名成长型企业家30万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的4371名企业家进班系统培训。举办民企管理升级系列公益培训104场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及民企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累计1.4万人次参加。

常州光彩事业蓬勃发展。常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在市委统战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组织引领广大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回报社会,在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的征程中,谱写了奉献、担当、务实的时代华章,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成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成为培养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途径。坚持项目引领,切实把推动项目作为光彩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引导我市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茅山老区百千万帮扶工程等扶贫工作,成立小石桥村精准扶贫光彩基金”“全市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脱贫奔小康光彩基金”“华利达教育光彩基金”“邹区镇乡村振兴百万光彩基金”“五洋纺机百万光彩基金等一批光彩基金,重点实施了溧阳小石桥村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全市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脱贫奔小康等一批光彩项目。截至2019年底,全市百万以上光彩基金总数达343个,其中千万以上60个。2019年全市新成立百万光彩基金24个,千万光彩基金4个,实际到账资金5606万元,投入使用资金4429万元,实施光彩项目339个。

(七)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常州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对象主要分布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校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大专以上学历)人数50万以上。

无党派人士。截至2019年底,全市认定登记的无党派人士共531人(含在常高校52人),其中省政协委员3人、市人大代表15名、市政协委员21名,处级以上干部22人。

常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200710月成立常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目前有会员109人。常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是由全市各界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影响的党外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统战性、知识性、联谊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组织,以无党派人士为主体。主要有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中党外知识分子组成。现任会长为杨伟红,副会长为贡浩平、吴惠盐、王军文、管黎芳、何海平、周 伟、张洪文、周庆明。常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下设:经济科技、城乡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社会法制四个专委会。联谊会致力于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导、联系沟通、建言献策、服务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发挥积极作用。

常州市欧美同学会。201911月成立常州市欧美同学会(常州市留学人员联谊会),目前有会员501人。常州市欧美同学会(常州市留学人员联谊会)是以常州地区的归国留学人员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群众团体。现任会长为蒋鹏举,副会长为赵善麒、贡毅、邓林红、李月中、石江水、万虹、汤昕、汤黎明、叶霞、毛力真、张翀昊、李振韬。常州市欧美同学会(常州市留学人员联谊会)按留学国别设留美、留英、留欧、亚澳四个分会。作为党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常州市欧美同学会以修学、游艺、敦谊、励行的宗旨,积极弘扬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会员专长和智力优势,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为促进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在常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市委统战部广泛联系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等在常高校,支持在常高校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20196月成立了江苏理工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为王维倩。201910月成立了江苏理工学院欧美同学会,会长为叶霞。201912月成立了常州工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为李静。

(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深化试点工作。以打造常州新力品牌为目标,以深化试点年为抓手,以新北区创建全市先行区为导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深化试点,新北区创建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先行区,各辖市区按照一地两类人员的模式,全面开展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等三类群体统战工作试点。通过实践创新,建立健全组织网络体系,全市新的社会阶层联谊组织36个,会员1300余名;打造常州新力工作品牌,丰富品牌内涵;实施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116”培训工程,储备了一批重点人士、骨干人才、后备人才队伍;推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金沁、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陆刚等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先进典型。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20181月成立常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目前有会员146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是由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组成的具有统战性、民间性、专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主要有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四个方面的代表人士组成。现任会长为陆刚,副会长为卫新、史铭、朱炳国、郝秀凤、钱钰、高纪庆、裴伟明。常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下设: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分会、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分会、自由职业人员分会、新媒体从业人员分会。联合会致力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导、联系沟通、建言献策、服务社会,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独特优势作用,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实现强富美高新常州贡献力量。

(九)侨务工作

全市现有海外华侨华人约5万人,归侨、侨眷、港澳同胞眷属近5万人,共有在册登记侨港资企业3500多家,主要分布在信息、轻纺、机械装备、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节能环保、化工新材料等制造业和房地产、流通贸易等领域。在海外建立同乡社团组织7个,其中,2019年新成立德国常州联谊会。

2019年,按照中央、省市委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市侨办并入市委统战部,对外保留市侨办牌子,明确市委统战部统一领导全市海外统战工作,统一管理侨务工作,统筹协调涉侨工作,并将原侨办的海外华人华侨社团联谊等职责划归市侨联行使。机构改革以来,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国内和海外统战侨务工作。全年组织海内外侨界联谊、考察交流、经贸洽谈活动20多场次,接待华人华侨、高层次人才、专业人士等800余人次。深入基层、园区、校区调研侨务工作,扎实推进侨务工作进社区、园区、校区,指导各辖市区、在常高校、开发园区开展侨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常州大学被省委统战部表彰为全省为侨服务工作站优秀单位,常州科教城被省委统战部表彰为全省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优秀单位,武进区永定社区、天宁区天宁街道被表彰为全省社区侨务工作优秀单位,常州高新区被省委统战部授予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江苏理工学院被省委统战部授予为侨服务工作站

引智引资工作。2019年,市委统战部(市侨办)会同市组织、人社、科技等部门,成功举办2019创业之桥暨第十六届海外人才常州创新创业洽谈会,来自13个国家(地区)的52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重点海外专业协会负责人携49个项目参会,23个项目进行路演,海外人才与常州产业创新园区、科技孵化器、重点骨干企业、风创投负责人进行了技术、人才和项目对接,参观考察重点企业和园区,并举行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分享论坛。

为侨服务工作。2019年,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启动新一轮全市基本侨情调查工作,摸清侨情家底,掌握侨务资源,建立全市侨情信息资源库和代表人士数据库。积极开展依法护侨助侨、凝聚侨心侨力“12·4国家宪法日广场法制宣传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涉侨政策法规,全年向社会各界发放《涉侨政策手册》5000多份。切实发挥市华侨投资权益保障协调委员会、涉侨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为侨法律服务团等作用,协同推进《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贯彻实施,更好地服务侨企转型发展、支持新侨创新创业、维护侨商投资权益。妥善处理涉侨信访事项,多元化解涉侨矛盾纠纷,全年妥善处理涉侨来电来访15起,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会同市侨联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全年走访慰问我市归侨侨眷、侨界代表人士260多人次,基本实现归侨走访慰问全覆盖,累计发放慰问14.8万元。落实企业退休老归侨生活补助政策,发放补助款10.62万元。会同市教育局、各辖市区,继续做好沈有国助学基金发放工作,奖励资助学生99人,发放奖助学金33.15万元。

侨务文教工作。2019年,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充分运用统战、侨务各类宣传平台,讲好常州故事,扩大常州对外知名度。承接海外华文媒体看常州活动,美新社、加拿大《加中时报》等22位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来常采访,在海外华文媒体刊发宣传常州报道22篇。还在《欧洲时报》、《美国侨报》等海外华文媒体刊发了6个常州专版,传播常州声音,提升常州形象。与常州大学联合承办品江苏美景 传中华文化——2019年海外华裔暨港澳台大学生经纬江苏营美国、加拿大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32位华裔和台湾大学生相聚常州,体验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品位常州地方特色文化,感受常州新时代发展成就。做好外派教师选派工作,助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会同相关单位组织开展华文创想曲作文大赛、水韵江苏摄影图片展,弘扬中华文化,展现华人风采。

(十)机关党委

2019年机关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机构改革党组织优化调整为契机,完成了部机关党委换届并成立机关纪委;重新调整3个党支部组织设置;部机关党委目前下辖5个支部,103名党员(其中在职党员71,离退休党员32)。将工会和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大局,完成了统战系统工联会和妇联的组建工作。扎实开展一学习两整治、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八个专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工作。以组织开展“1+3”专项巡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迎接市委政治巡察等重大工作为抓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和自身能力建设,机关党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增强,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进一步提升,党建与统战工作相互促进,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和常州统战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十一)社会主义学院

    常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共常州市委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校,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我市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2019年,常州市社会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社院的性质定位、功能作用、主要任务,扎实做好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推动社院工作迈上新台阶。坚持社院姓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牢牢抓住共识教育核心,把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作为社院工作的根本目标,贯穿培训全过程。积极参与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多党合作7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共征集到文稿60余篇,评选出一等奖4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0篇。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承办2019年度民主党派新成员培训班、多党合作专题培训班,与民革市委联合举办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全员培训班;协助致公党市委举办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骨干党员培训班;承办九三学社江苏省委2019年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借力高校资源,共建教研基地。与江苏理工学院共建社院教研基地,制定共建方案,明确共建内容和目标,把教研基地建设成为培养统一战线人才的重要阵地。整合各方力量,建立课程体系和师资库。建成社院教育教学师资库,确定53名兼职教师。选送2位教学骨干和武进区社院干部参加全省社院系统师资培训班。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