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内容

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中央社院文化共识教育——学习十九大精神有感

发布日期:2017-11-21  来源: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字号:【

2017年10月18日——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近代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许多痛苦和磨难,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次次探索,但最后都归于失败,直到我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开始强起来了!

我们要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表现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方面,更重要的是还要体现在文化等软实力上。“文治武功”,文治在前,就能很好地说明文化这一软实力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文化共识的重要性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计出力,而能够将不同民族、宗教、群体联系起来的一条很重要的纽带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共识。文化共识简要说来就是不同文化群体在价值概念层面所达成的基本理解和认同,具体来说就是不同地域、民族、宗教、群体等人群都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形成强大的文化共识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非常重要。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的基础。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之林,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必须要有政治共识和文化共识,没有政治共识则这个国家将会是一盘散沙,没有文化共识,政治共识就丧失了基础,也就很难构建起来,即使勉强形成某种政治共识,也是低层次的,脆弱的,持而不坚或坚而不久,经不起考验的。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文化共识可以使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处于顺境的时候充分调动各个民族各个群体的聪明才智,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当我们的国家处于逆境的时候,能够使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度时艰,帮助我们走出低谷,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例如,我们中华文明之所以从古至今未中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对我们“大一统”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共识,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中华文明的一员,因此,即便是在国家分裂的时期,大家也都认为自己是“正统”,以统一天下为己任,而不是偏安一隅,各过各的小日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欧洲,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一旦分裂,就再也没有统一起来。

二、文化共识的基础——文化自信

文化共识是如此的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要下大力气推动文化共识,促进不同民族、地域、宗教群体的民众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我们推动文化共识是有底气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共识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盲目的,我们之所以具有文化自信是因为我们中华民优秀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

首先,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古到今都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文化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古希腊、古罗马、波斯等文化也已随着外族的入侵而中断了,只有我们的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其次,中华文化“大一统”的价值追求。“大一统”思想主要包括“国家统一”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两个方面,它不仅作为一种政治观念,更是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影响了数千年来中国人的家国思考。几千年来,中国大地上上演了许许多多的分分合合,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这与中华文化中的大一统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观”以及君子“平天下”的价值追求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此外中华文化主张要以文明礼仪而不以种族为标准来划分人群,主张疆域之内的各民族皆是中国人,并主要通过“教化”,既文化的认同,而非武力征服来不断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促进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的构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历来都不是封闭的,从古到今我们对外来文化都持的是积极的态度,中国历代思想家都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如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的,从古至今世界上的多种文化宗教都能在中华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世界其他地方上打的不可开交的多种宗教,如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来到中华大地上却能够和平相处,就是我们文化包容性的很好体现。

最后,中华文化既坚守根本又与时俱进。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文化自始至终都能够保持自己独立的特性,又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自己,就是因为我们对不同文化的吸收不是简单的“拼盘”,而是通过在我们文化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想将不同的文化思想整合起来,内化成符合我们文化特点有机整体,各种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从而为中华文明输入新鲜血液,使她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如佛教传入中国后进行了中国化完全变成了中国文化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开始,我们就非常注重将它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中国化,先后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三、推进文化共识教育的体会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我们肩负着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重任,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增进对中华文化的共识,因此,推进文化共识教育,我们责无旁贷。2016年以来,在新一届院党组带领下,中央社院立足中华文明的共识教育,推出“十个讲清楚”系列课程,通过对不同群体学员讲清楚中华文化,构筑起超越宗教、民族、地域的“大一统”“大中华”文化共识底线,受到了学员的高度评价。现结合一年来的带班工作,谈谈自己对文化共识教育的一些体会:

第一,开展文化共识教育顺应了新时代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我们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近了,我们越来越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关键的时刻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不同地域、民族、宗教、群体的人群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学院、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的社会主义学院积极开展文化共识教育,正是顺应了新时代要求,体现了一种敢为天下先,勇于担当的精神。

第二,开展文化共识教育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需要。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愈加明显,统一战线工作的许多领域,如新型政党关系的构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铸、宗教中国化的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和“一国两制”的落实、“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等都不能离开中华文化的粘合、助推、润滑作用,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开展文化共识教育。

第三,开展文化共识教育抓住了共识教育的根本。作为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我们进行的是共识教育,根据统一战线工作涉及的对象点多线长面广,包括很多领域,涵盖不同群体的特点,如既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族宗教、非公经济等领域的代表人士,也包括广大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生活的地域、信仰、文化背景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如何将这些不同的力量凝聚起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计出力,就必须找到一个很好的纽带和桥梁,而这个最佳的选择就是中华文化,因此,我院开展文化共识教育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共识教育的根本。

(作者   王涛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部  )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